《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萬物勃發的陽春三月,也是人體調養身體五臟大好良機。按照中醫“四季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補五臟應以保護肝臟為主。醫學上又有“久視傷肝”的說法。因此,長期面對電腦的人群,更應重視養肝護目。
專家解讀“電腦族”久視晚睡會傷肝
醫學上有“久視傷肝”的說法。因為從中醫的角度講肝開竅於目。肝通目,肝藏血,用眼過度就會對肝造成傷害。這也是為什麼,上班族坐在電腦跟前時間久了,會覺得看不清東西、眼幹、眼澀的原因所在。青島大學外聘老師殷海霞則告訴記者,“晚上11點到淩晨1點開膽經,淩晨1點到三點則是開肝經的時候。晚睡對肝膽都不利。”殷海霞還告訴記者,從五味入五臟的角度出發,春天補肝、養肝、疏肝要多吃酸性食物;春天補肝要多吃動物的肝臟,而眾多肝臟中首推雞肝。另外,春季養肝還要注意飲食清淡,進補的話要平補、清補,慎吃高脂和辛辣的東西。
專家推薦四款粥湯 養肝護肝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這裏殷海霞給大家推薦了四款製作簡單、補肝 、養肝效果好的粥湯。
雞肝粥
用料:新鮮雞肝3只,大米100克。
做法:雞肝洗乾淨,焯一下水,以去除腥味和血水,切成細碎備用;大米洗乾淨備用;鍋內放水適量,加大米,煮至大米五六成熟時,放入雞肝細碎,煮至濃稠即可。
鴨血鯽魚粥
用料:鴨血100克,鯽魚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鴨血用開水焯一下,以去除腥味,切成細碎備用;鯽魚處理乾淨後,過油、去刺備用;鍋內加水適量,加大米,煮到大米六七成熟時,放入鴨血和鯽魚肉,然後一同煮至粥稠時即可。
菠菜養肝湯
用料:鮮菠菜250克,羊肝100克,鹽、蔥、薑等調料少許。
做法:新鮮菠菜擇洗乾淨,用沸水燙一下,瀝幹、放在碗裏;羊肝洗淨後切成薄片,放入油鍋用大火煸炒,放料酒、蔥段、薑片,煸出香味後加水,改用小火燉3分鐘,加入燙過的菠菜、精鹽、味精等,再煮2分鐘即可。
紅棗菊花粥
用料:粳米100克,幹紅棗50克,菊花15克,紅砂糖20克。
做法:將紅棗洗淨浸泡片刻;粳米、菊花洗淨備用;紅棗、粳米、菊花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開;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調味食用。
穴位按摩亦能養肝
想要在春天把肝調養得棒棒的,還可以按摩特定的穴位。具體按摩推拿哪些穴位會起到這樣的作用?青島海慈醫療集團針推康復科副主任醫師姜美香將詳細告訴我們。
太沖穴:據薑美香講,太沖穴位於足背側,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每天用手分別按揉兩隻腳上的太沖穴一到兩次,每次堅持3到5分鐘,可以起到疏肝
、解淤的作用。
雙合穀:姜美香告訴記者,雙合穀位於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每天分別按揉兩隻手上的雙合穀一到兩次,每次堅持3到5分鐘,同樣能起到疏肝解淤的作用。
肝腧:肝腧位於人體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每天用手按揉15到20分鐘,即可起到補肝陰、補肝血的作用。
脾腧:脾腧位於人體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每天用手按揉15到20分鐘,同樣能起到補肝陰、補肝血的作用。而且對那些有慢性肝病史的人尤其有作用。
三陰交穴: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每天用左手按壓右三陰交穴30次(左旋和右旋各十五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也能起到養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