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中醫治療多汗症的良方--名醫名方19》

 

作者: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12-12-2012

          白天稍一活動就出汗過多稱自汗;夜間睡眠時汗出較多,醒來即止稱盜汗。中醫認為,出汗多是由於人體陰陽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屬陽氣虛弱,衛氣失職;盜汗多為陰虛內熱所致。以下為常用的內服外治方。

  一、內服食療湯方

  1.烏梅糯麥方 烏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麥30克。水煎20分鐘,喝湯,早晚分兩次服,每日1劑。本方具有斂液,止汗之功效。

  2.當歸六黃湯 當歸9克,黃芪20克,黃芩9克,黃柏9克,黃連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水煎20分鐘,早、晚分兩次服,每日1劑。具有養血清熱,斂陰,止汗功效。

  3.蛤肉黃芪湯 蛤蜊250克,黃芪15克,防風10克。蛤蜊洗淨後,在沸水中煮七成熟,然後取肉待用。另將黃芪、防風一起煎濃湯,去渣取汁,將藥汁與蛤蜊肉一起煮熟。吃蛤蜊肉,喝濃湯,每日1~2次。具有補氣斂汗之功效。本方適用於自汗或盜汗。

  4.太子參當歸豬心湯 豬心1具,當歸10克,太子參30克。太子參與當歸煎濃湯去渣取汁,將豬心切成三片與前藥汁共煎煮熟。吃豬心喝湯,每日1~2次。具有補氣養血,寧心止汗之功效。

  5.龍牡萸術湯 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山茱萸15克,炒白術15克。將龍骨、牡蠣先煎20分鐘,再將山茱萸和白術放入一起煎煮20分鐘即可。喝湯,每日兩次。具有健脾,斂陰,寧心止汗之功效。

  二、敷臍療法

  對於用湯方和食療法止汗無效者,可以試試敷臍療法。取五倍子25克,五味子25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取出少量與白醋或米醋調成糊狀備用。用75%酒精清潔臍部後,晚上臨睡時將藥糊放入臍眼,外用紗布膠布固定,第二天去除。每日換藥1次,10天為一療程。本方具有斂液,寧心止汗之功效。適應各種自汗、盜汗症。

文章來源:家庭醫生報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 錢靜莊(副教授)

夏季多汗冬季治

當人體陰陽失調、衛表不固、肺氣虛弱、痰濕中阻等情況發生時,會表現出多汗症。中醫有自汗、盜汗之分。於冬天治療此症有一定的優勢。

  一、飲食療法

  1.姜棗羊肉湯 羊肉50克,生薑10克,紅棗7枚。羊肉用開水洗淨,去膻味,切片;生薑洗淨,切片。將羊肉片、薑片、紅棗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放入鹽拌勻,煲2~3小時即可喝湯吃肉。

  2.核桃蓮子山藥羹 核桃肉20克,蓮子15克,黑豆、山藥各20克,白糖10克。將核桃炒香與白糖拌勻,研成細粉;蓮子去皮、心;黑豆提前浸泡半天;山藥洗淨切片備用。將蓮子、黑豆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轉用文火煎煮1小時;放入山藥片煮少許時間,再放入核桃白糖細粉,攪拌煮熟即成。

  冬日常食用上述食療方有溫陽益氣,養陰斂汗,養血補虛等功能。適用于夏季時多發自汗、盜汗者食用。

  二、中藥內服法

  1.益氣止汗湯 炙黃芪30克,黨參10克,茯苓9克,浮小麥30克,大棗10枚,炒白術12克,炙甘草3克,煆龍骨、煆牡蠣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7日為一療程。

  2.加味玉屏風散 炙黃芪15克,炒白術10克,防風、黃精各10克,麻黃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7日為一療程。

  上述藥方在冬季服用,有補氣健脾,滋陰潤肺,固表止汗功能。可治夏季脾胃氣虛、肺衛不固引起的多汗者。

文章來源:家庭醫生報 作者: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宋南昌(主任中醫師)徐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