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面癱的治療心得--名醫名方16》

 

作者: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12-12-2012

          面癱,即現今醫學的面神經麻痹又稱之為面神經炎。一般認為此病與病毒感染和寒冷刺激有關,此病冬季多發。大多急性起病,多在清晨洗漱或與他人交談時發現,臨床中有很多病人述面部曾經被一股風吹後即感口眼歪斜。此病數小時或1-2天內症狀即可達到高峰。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皺額、抬眉不能,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甚或閉眼時病側眼球轉上外方,露出白色鞏膜。示牙時口角歪向健側,鼓氣、吹口哨從病側漏氣。此病只是一側的面部表情肌癱瘓,其全身情況良好,無其他神經體征。

此病中醫稱之為“口眼喎斜”俗稱“吊線風”。臨床醫家大多認為此病多由正氣不足,風邪入中經絡,氣血痹阻所致。此病不同年齡均可發病,不過我臨床發現青壯年最為多見。在古今醫家中,論述此病的太多,各訴不一。現今也有很多人在此病的治療中用不同的方法治療,有內服中藥者,有針灸治療者。

從醫自今接觸此類疾病也不知有多少例了,近5年接觸此病最多,每月均有3--8個面癱的病人,大多在他處醫治無效前來我處治療的,效果均比較滿意。對於此病的治療我感觸頗多,剛從醫時基本按教材上的針灸處方治療,效果不是很好,也查閱了不少此方面的資料。也曾經地倉透頰車治療,均有效有不效者。有提倡電針治療的,亦用之。對於發病一周內的病人,有兩例我用患側用電針後症狀更為嚴重,此後我一周以內不敢再用電針治療了。後觀書治療面癱的方子,很多提及牽正散,亦用之,也不全如書上所言。至此方覺為醫之渺茫,不知路在何方。

後查閱大量關於這方面的書籍,對面癱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逐漸形成了一些自己的風格,現在治療此病也算是得心應手了。此病我認為主要有三點:虛、風、痰。正氣不足,兼夾痰飲是主因,外感風邪多客觀存在。

面部為諸陽之會,手足三陽均在頭面交接,各經引起的面癱治療有異,故古今治療此病之方頗多。面部足陽明胃經所過之處最廣,故多責之於此經。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又為宗筋之府,氣血生化之源。此經一虛,人何而不虛,痰飲隨之而起。風邪犯人,上先受之,故面部首當其衝也,此面癱之由來也。 此病臨床很多醫生只是注意患側癱瘓的治療,而從事臨床者均不難發現,患側肌肉癱瘓則健側的面部肌肉亦明顯痙攣。人體本是動態平衡的,一側虛則相對的一側則實矣。由此可見此病虛實夾雜。古語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證均與肝有關矣。個人認為此病患者本虛(肝虛,此乃胃氣虛所致),外風引動內風(肝風),肝風與痰相夾,痰濁隨之上逆,痹阻面部經絡,故口眼喎斜而面癱作矣。“外風致痙,內風致癱。”我認為患側為虛,健側為實。治療此病亦內外、虛實並治。“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電針乃強度刺激,屬於瀉法。這也就是我以前治療用電針致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

臨床中我常常針藥並施,有時也在健側外敷解痙攣的敷藥,迎風流淚者兼用中藥煎蛋熨眼部。

內服方:臨床我常常以玉真散、鎮靜散加兔耳風合用化裁,自取其名曰面癱康復湯。

天麻 制南星 制白附子 白芷 羌活 防風 (此六味乃玉真散) 全蟲 蜈蚣 僵蠶 (此三味為鎮靜散) 兔耳風

上方鎮靜散烘乾打細粉沖服,其他藥加生薑煎服。

藥解:白附子,辛甘有毒,性燥而升。為風藥中之陽草,能引藥上行於面,為陽明經要藥。善治頭面遊風。天麻,辛平微溫,性升屬陽,為肝家氣分定風藥,能於肝經通脈強筋,疏痰升氣。又名定風草。其莖名赤箭,有風不動,無風反搖。為風家之要藥也。白芷,味辛氣溫。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散濕主藥,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天南星,味辛而麻,氣溫而燥,性緊而毒。專走經絡,善祛經絡之風痰,解痙止痛。全蟲,味辛而甘,氣溫有毒,色青屬木,專入肝祛風。蜈蚣,味辛性溫,能散風化結。羌活,味甘性溫,味薄氣雄,功專上升,善祛太陽之風。防風,辛苦性溫,如太陽膀胱,以治上焦風邪。僵蠶,辛寒微溫,能祛風散寒,燥濕化痰,溫行血脈,散結行經。兔耳風,味澀,能祛風散寒,善治面部遊風。生薑,氣味辛串,走而不守,發表散寒,開鬱散氣。

以上諸藥並用,則二風並出,經絡中之痰效,健側之痙攣即解矣。

今天就談到這裏,改日再寫我治療此病針灸方面的體會。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論壇 王家祥的個人空間

面癱的針灸治療心得

面癱醫案:

楊某,男,35歲,右側口眼?斜16天。2011年2月16日初診。

患者于2011年1月31日受涼後感右耳疼痛,並繼發右側口眼喎斜,曾在某院診斷為:1.右中耳炎。2.右面神經炎。該院予對症輸液、針灸及內服中藥治療。現右耳還有輕微疼痛,但有閉塞感。右面部症狀無明顯改善。頦診:右側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皺額、抬眉不能,眼閉合不全。右耳無分泌物,右翳風穴處壓痛。左頰車穴處痙攣。診斷:右面神經炎。治療:針左側頰車、地倉加電針。印堂、人中、承漿(平補平瀉法)右側俠承漿、散笑、魚腰(用補法)聽宮、翳風(瀉法)左合谷(平補平瀉法)。患者針後當即感症狀減輕,再予左側頰車穴外敷軟堅散。每日治療一次。2月27日面部已正,痊癒。

通過以上這個病人的治療,我談談我針灸治療此病的臨床體會。在前面的帖子裏我曾經提到此病我認為主要有三點:虛、風、痰。正氣不足,兼夾痰飲是主因,外感風邪多客觀存在。個人認為此病患者本虛(肝虛,此乃胃氣虛所致),外風引動內風(肝風),肝風與痰相夾,痰濁隨之上逆,痹阻面部經絡,故口眼喎斜而面癱作矣。“外風致痙,內風致癱。”我認為患側為虛,健側為實。治療此病亦內外、虛實並治。“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電針屬於強刺激,用電針的目的是增強針刺的強度,故為瀉法。

地倉配頰車治療面癱倍受古人推崇。在很多醫籍中均有記載。如:《玉龍歌》口眼喎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雜症穴法歌》口禁?斜流延多,地倉頰車乃可取。《百證賦》頰車地倉,正口喎於片時。《玉龍歌》地倉頰車療口喎。現今從事針灸者均知道,此二穴為治療面癱之要穴,而絕大部分人均在患側取此二穴,而且還加電針強刺激。致其輕者無功,重則更甚矣。對於此病的治療我感觸頗多,剛從醫時基本按教材上的針灸處方治療,效果不是很好,也查閱了不少此方面的資料。也曾經地倉透頰車治療,均有效有不效者。有提倡電針治療的,亦用之。對於發病一周內的病人,有兩例我在患側用電針後症狀更為嚴重,此後我一周以內不敢再用電針治療了。個人臨床認為患者一周以內患側禁用電針。

地倉乃手足陽明、陽蹺三脈之會,頰車為足陽明脈氣所發之處,均主口眼喎斜。五年前一次在讀《針灸大成》地倉的主治條中提到“主偏風口喎,目不的閉。。。。。。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頻針灸,以取盡風氣,口眼喎斜者,以正為度。”此處“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頻針灸”一語不就是提出在健側取穴用瀉法嗎?此時真是醍醐灌頂,有“默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在後來治療面癱時,我均取健側地倉、頰車為主穴,加電針。效果顯著提高。配穴印堂、人中、承漿、健側合穀。口喎斜加俠承漿,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者加魚腰。鼻唇溝變淺者取散笑。頭痛加太陽。耳鳴耳聾者取聽宮、聽會。隨證選穴。一般患者針後即有明顯感覺,快者三、五天即可痊癒。有效率95/100以上。我近幾年臨床中只有一個患者,面癱已經四個月了,其治療用了35天。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臨床治療此病不是單純針灸治療,我是針藥並用,內服方在《面癱的治療心得》中這個帖子裏提及,就不在贅述。
下面談談熨法:在面癱病人中,常常有患側眼睛流淚的,又叫迎風流淚。對於此類病人我常以石菖蒲、花椒陳皮、陳艾、防風、三角楓、生薑、蔥白各等分,囑患者煮雞蛋熱熨患側眼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矣。

面癱的鍛煉方法:面癱病人鍛煉亦不可少。臨床很多醫生均要求患者吹氣鼓腮,我認為此法效果不佳,此類患者鼓腮及漏氣,達不到鍛煉效果。我的方法是要患者“咬牙瞪眼”。要求患者上下牙對齊,用力緊咬,雙目圓睜。每次練習5--10分鐘。一日2--3次。

面癱的治療宜早不宜遲,個人認為一周以內最易治療。臨床針藥並用內外兼施並效果更加。
本文來自: 華夏中醫論壇 王家祥的個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