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和胃湯(治療胃脘痛)--名醫名方12》

 

作者: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12-12-2012

          王今覺,男,1942年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學研究員,主任醫師,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應用獨創的中醫學“望目辨證診斷學”及“辨病證醫藥學”理論與方法,臨床診斷、治療與研究內科、外科、婦科、男科、中醫眼科等各科疑難雜病和常見病,療效顯著。出版獨著、合著各二部,發表論文30餘篇。  

  組成 :高良薑12克,姜半夏9克,草豆蔻9克,當歸6克,制香附6克,公丁香3克。

  功能 :和胃止嘔,降逆止痛。

  主治 :胃脘痛(胃、十二指腸炎或潰瘍)屬虛寒證、寒凝證、氣滯證、瘀血證、食積證者。

  服法 :日1劑,水煎服。

  方解 :高良姜辛熱,歸脾、胃經,溫胃祛風散寒,行氣止痛,直達病所,為君藥。姜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能燥濕、降氣、止嘔;草豆蔻辛、溫,歸脾、胃經,溫中祛寒、行氣燥濕,二藥共為臣藥。當歸甘、辛、苦,溫,歸肝、心、脾經,溫中,和血,止痛,為佐藥。制香附辛甘、微苦,平,歸肝、三焦經,理氣行血,解鬱止痛;公丁香辛溫,歸脾、胃、腎經,溫腎暖中、和胃降逆,二藥共為佐使,協同君臣藥運行氣血,改變瘀血狀態,從而消除病變局部水腫,改善胃脘痞脹、疼痛,恢復胃腑功能,改善胃氣上逆狀態,起到理氣、降逆、止嘔作用。由於腎為胃關,暖腎也可以起到和胃作用,故草豆蔻與公丁香配伍也可和胃止嘔。諸藥配合,共奏和胃降逆、鎮痛止呃功效。

加味 :胃陰虛者加幹石斛15克;大便幹者加肉桂6克、大黃6克;泛酸者加海螵蛸15~30克;嚴重食積加焦三仙各9~15克。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名醫名方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