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蔬菜是日常餐桌上不可少的「平民」蔬菜,那麼菇蕈類則是餐桌上的一道靚麗風景。在人們越加注重飲食文化的時候,蔬菜菇蕈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等成分,為人體的健康保駕護航。
豆角
宜食人群糖尿病、腎虛、遺精者
忌食人群氣滯便結者
熱量 30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益氣健脾、消暑化濕、利水消腫的盛夏佳品
食療功效
豆角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磷、鐵、鋅及胡蘿蔔素、鹽酸、膳食纖維等,具有調和臟腑、安養精神、益氣健脾、消暑化濕和利水消腫之功效,對脾胃虛弱、吐逆、白帶、遺精、消渴等均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烹飪豆角前,要摘除豆筋,以免影響口感,不易消化。烹飪時,先將油加熱,爆香蔥花後再放入豆角,以去除腥味。由於沒熟透的豆角食後多半會中毒,因此可先用沸水焯,然後再炒食,切記豆角一定要炒至熟透。
選購與貯藏
宜挑選豆條粗細均勻、色澤鮮艷、透明有光澤、子粒飽滿的豆角。豆角洗淨、焯水後,撈出瀝干,裝進塑料袋內後置於冰箱冷藏即可。
食譜推薦
番茄炒豆角
【主材】豆角100克,番茄1個,雞蛋2個,鹽、白糖少許。
【做法】雞蛋打散後,炒至凝固;豆角炒至快熟時倒入番茄塊,加白糖炒勻;最後加入炒好的雞蛋,撒鹽炒勻即可。
【功效】健脾利濕。
大白菜
宜食人群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咽喉腫痛、支氣管炎患者
忌食人群慢性腸胃炎患者
熱量 17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腸、胃經
營養豐富的菜中之王
食療功效
大白菜營養豐富全面,在各種營養素中,維生素C和鈣、膳食纖維的含量極為豐富,可利腸通便、助消化、消食健胃、防癌抗癌,同時還可預防與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對發燒咳嗽、口腔潰瘍、支氣管炎、食積、便秘、小便不利也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營養師提醒
未醃透、煮熟後放置時間較長或是腐爛的大白菜不要吃,因其所含的原本無害的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變成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亞硝酸鹽,極易引起中毒反應。吃白菜時,避免用煮焯、浸燙後擠汁等方法烹飪,以防營養素的流失。
選購與貯藏
優質大白菜葉片包覆得緊,質地細緻,無斑點和腐壞。儲存前,先不要剝去白菜綠幫,之後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即可。
食譜推薦
白菜綠豆飲
【主材】白菜根莖頭1個,綠豆芽30克。
【做法】將二者加水同煮,取汁溫飲,每天2~3次,每次100~20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
小白菜
宜食人群肺熱咳嗽、便秘、丹毒者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者
熱量 15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肺、胃、大腸經
消腫散結、通利胃腸的高鈣蔬菜
食療功效
小白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膳食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其中鈣的含量較高,幾乎是白菜含量的2~3
倍。小白菜具有清熱除煩、行氣祛瘀、消腫散結、通利胃腸等功效,對治療肺熱咳嗽、胸悶、食少便秘、腹脹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另外,小白菜湯還有減肥的功效。
營養師提醒
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清香鮮美,帶有甜味。小白菜可煮食、炒食,或可做成菜湯或涼拌食用。注意炒、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失營養。
選購與貯藏
新鮮小白菜呈綠色,鮮艷而有光澤,無黃葉,無腐爛,無蟲蛀,而且葉肉薄,質細嫩。用報紙包裹後直接立於陰涼、通風處。
食譜推薦
肉末粉絲炒小白菜
【主材】肉末100克,粉絲30克,小白菜300克,薑末、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做法】爆香肉絲,加入各種調料,再放入切成段狀的小白菜;炒至塌軟時,放入泡發的粉絲,炒勻即可。
【功效】排毒護膚。
圓白菜
宜食人群肥胖、孕婦、膽結石症患者
忌食人群洩瀉、小兒脾弱、肝病等患者
熱量 17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蔬菜中的「A」級營養品
食療功效
圓白菜富含葉酸、維生素C等,具有補骨髓、潤臟腑、益心力、壯筋骨、利臟器、祛結氣、清熱止痛的作用,對貧血、感冒、癌症、咽喉疼痛、外傷腫痛、蚊叮蟲咬、胃痛、牙痛等都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圓白菜可烹炒、做湯、涼拌、製作泡菜等,尤其是孕婦及貧血患者更適宜食
用。同時,多吃捲心菜還可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預防便秘,是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另外,捲心菜還可作為重要的美容品來食用。
選購與貯藏
優質圓白菜葉球堅硬緊實,新鮮。鬆散、頂部隆起的,則不要購買。用報紙包裹好,置於陰涼、通風處;或是直接放入冰箱冷藏。
食譜推薦
肉片炒圓白菜
【主材】圓白菜300克,豬肉(瘦)50克,蔥、姜、醬油、白糖、鹽各適量。
【做法】圓白菜洗淨、切塊;豬肉洗淨、切薄片;蔥姜切絲;鍋油燒熱,放入肉片煸炒斷生;放入蔥絲、姜絲、醬油、白糖、鹽炒勻,放入圓白菜,大火快炒斷生即成。
【功效】開胃納食。
菠菜
宜食人群高血壓、便秘、貧血、過敏者
忌食人群腎炎、腎結石、脾虛便溏者
熱量 24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辛;歸腸、胃經
補血滋陰之佳品
食療功效
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蛋白質,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本草綱目》中認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而且菠菜對高血壓、頭痛、目眩、風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等病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菠菜莖葉柔軟滑嫩,味美色鮮,可炒、拌、燒、做湯或做配料用。做菜時,先將菠菜用開水燙一下,可除去80%的草酸,然後再炒、拌或做湯。除鮮菜食用外,菠菜還可脫水制干和速凍。由於菠菜含草酸量較高,因此一次不宜食用過多。
選購與貯藏
新鮮菠菜以色澤濃綠、根紅色、莖葉不老、無抽苔開花、不帶黃爛葉者為佳。用報紙包裹菠菜,放入冰箱保鮮盒內,可保鮮3~5天。
食譜推薦
菠菜銀耳湯
【主材】菠菜、銀耳、姜、蔥各適量。
【做法】將砂鍋內的水燒開後,加入洗淨的菠菜,片刻後放入鹽、蔥及銀耳,燒開後便可飲食。
【功效】滋陰潤燥,補氣利水。
芹菜
宜食人群高血壓、缺鐵性貧血者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腸滑不固者
熱量 14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辛;歸肺、胃、肝經
利水消腫的減肥菜
食療功效
芹菜含有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以及揮發性特殊物質,具有清熱除煩、平肝、利水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對高血壓、頭痛、頭暈、暴熱煩渴、黃疸、水腫、小便熱澀不利、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瘰疬、痄腮等病症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芹菜味清香、質甜脆,是涼拌、熱炒的美味佳餚,同時還可熬粥、煲湯或做成飲品。食用芹菜只吃梗不吃葉的做法是不宜提倡的,因為葉子中的營養成分要遠遠高於芹菜梗。而且,芹菜葉的抗壞血酸含量也較高,因此不可忽視芹菜葉的營養價值。
選購與貯藏
新鮮的芹菜應是葉柄厚、莖部稍呈圓形、內側微向內凹的。用報紙包裹好,置於冰箱冷藏即可。
食譜推薦
芹菜蘋果汁
【主材】新鮮芹菜250克,青蘋果1~2個。
【做法】將鮮芹菜放入沸水中燙2分鐘,切碎後與青蘋果共同搾汁飲用。每日飲兩杯。
【功效】降壓、減肥。
空心菜
宜食人群便血、糖尿病、口臭者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便溏者
熱量 20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肝、心、大腸、小腸經
通便解毒的「綠色精靈」
食療功效
空心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萵苣素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之功效,對治療便秘、口臭、肥胖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內服空心菜可解飲
食中毒,清熱涼血;搗汁沖水服則可治鼻出血和大、小便出血。
營養師提醒
其常見吃法為炒食或焯後涼拌,如此可避免營養流失。空心菜的食用部位為幼嫩的莖葉,營養豐富,其所含維生素A比番茄高出4倍,用其做湯食用,營養等同於菠菜。
選購與貯藏
宜選顏色青翠、莖葉細嫩的空心菜,而莖葉軟爛或是枯黃的則不要購買。葉子易黃、蔫,可用保鮮膜包裝後置於冰箱,以防水分蒸發。
食譜推薦
水燙空心菜
【主材】空心菜、蒜、辣椒、生抽、白糖、雞精、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空心菜用開水燙至九成熟,撈起瀝干;油燒熱後爆香蒜、辣椒,再加入各調料,炒熟後淋在瀝干水的空心菜上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
油麥菜
宜食人群老少皆宜
忌食人群尿頻、胃寒者
熱量 8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肝、脾、肺經
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
食療功效
油麥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鈣、鐵、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被稱為「鳳尾」。油麥菜具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對手足癤
腫、習慣性便秘、老年人缺鈣等病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油麥菜色澤鮮綠,質地脆嫩,口感清香,風味獨特,以生食為主,可清炒、涮食、做湯,也可蘸各種調料食用。在炒食油麥菜時,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口感和色澤。另外,不可放太多的海鮮醬油、生抽等,否則會使成菜失去清淡的口味。
選購與貯藏
選購時,應以棵大、色綠鮮嫩、無黃葉、莖短的為佳。存儲前用報紙包裹好,貯存在冰箱冷藏室,可存放2~3天。
食譜推薦
豆豉鯪魚油麥菜
【主材】油麥菜300克,豆豉鯪魚罐頭50克,蔥、姜、蒜、雞精各適量。
【做法】油麥菜洗淨、切成段,油熱後煸香蔥段、薑片,再加入油麥菜、豆豉鯪魚罐頭翻炒,最後倒入蒜末、雞精即可。
【功效】色澤翠綠,魚香味美。
芥菜
宜食人群習慣性便秘、眼疾者及老年人
忌食人群高血壓、血管硬化患者
熱量 16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辛;歸肺、胃、腎經
提神醒腦、解除疲勞的「萬靈丹」
食療功效
芥菜是中國特產蔬菜,含有維生素,可提神醒腦、解除疲勞,解毒消腫、促進傷口癒合。另外,因芥菜含有胡蘿蔔素和大量食用纖維素,故可明目、寬腸通便;芥菜對胸隔滿悶、耳目失聰、牙齦腫爛、寒腹痛、便秘等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芥菜可清炒、涼拌、涮火鍋,還可做餃子、餛飩等麵食的餡料。另外,芥菜醃製後,有特殊的鮮味和香味,能顯著增強胃腸消化功能,增加食慾。但是,醃製後的芥菜不適合高血壓、血管硬化患者食用。
選購與貯藏
挑選時,應選擇外表包得較飽滿,且葉片肥厚,看起來結實的。可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或棚下暫存,有條件的暫存冷庫更好,切忌碼大垛堆放。
食譜推薦
芥菜炒肉絲
【主材】芥菜500克,豬肉絲250克,調料各適量。
【做法】油熱後,將豬肉炒至半熟,加入洗淨的芥菜同炒至熟,最後加入蔥、姜、糖、味精等調味略炒即可。
【功效】開胃消食。
韭菜
宜食人群寒性體質及產後乳汁不足者
忌食人群眼疾、胃腸虛弱者
熱量 26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辛;歸脾、胃經
健胃、提神、補腎助陽的「壯陽草」
食療功效
韭菜含有揮發油及硫化物、蛋白質、脂肪、糖類、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作用,對治療肝腎陰虛、盜汗、遺尿、尿頻、陽痿、婦女月經病及痛經、吐血等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營養師提醒
韭菜可以炒、拌,做配料、做餡等,但熟韭菜隔夜後就不宜再吃。韭菜搾汁後飲用十分有營養,因辛辣刺激不利入口,可用牛奶或白糖加以調味後再飲用。因韭菜的粗纖維多,不易消化吸收,因此一次不可食用太多。
選購與貯藏
宜選擇葉直、有光澤、用手抓起時葉片不會下垂的韭菜。一般鮮食,也可用白菜葉將剩餘的韭菜包裹起來,置於冰箱或陰涼、乾燥處。
食譜推薦
韭菜炒墨魚絲
【主材】墨魚500克,韭菜250克,姜、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食材洗淨,墨魚切絲、韭菜切段;墨魚絲放入滾水中燙一下,取出瀝水;鍋油燒熱,爆香姜絲,倒入墨魚絲,烹料酒,加鹽、少許水,炒至墨魚絲入味,倒入韭菜炒熟即成。
【功效】補腎健脾。【功效】補腎健脾。
苦菜
宜食人群貧血、糖尿病患者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者
熱量 35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肺、肝經
清涼解毒、破瘀活血、排膿消腫
食療功效
苦菜是一種藥食兼具的無毒野生植物,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可清涼解毒、明目和胃、破瘀活血、消炎利尿、排膿消腫,對痢疾、黃疸、血淋、痔瘺、疔腫、蛇咬等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苦菜是一種野生蔬菜,除了全草入藥外,嫩根和葉還可食用,或做飼料。常食苦菜,有助於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大腦機能。
選購與貯藏
優質苦菜聞起來無化學品的味道,且表面乾淨,無顆粒物。置於通風、乾燥處即可。
食譜推薦
苦菜燒豬肝
【主材】苦菜250克,豬肝150克,料酒、鹽、雞精、醬油、澱粉、蔥、姜各適量。
【做法】苦菜洗淨、沸水焯一下撈出瀝水、切段;豬肝洗淨、切片,用料酒、鹽、雞精、醬油、水澱粉拌勻;鍋中油熱,煸香蔥末、薑末,倒入豬肝炒熟;放入苦菜炒勻,裝盤即可。
【功效】調養肝臟。
莧菜
宜食人群減肥者、老年人、女性
忌食人群胃不適、消化不良者
熱量 73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肺、大腸經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民間「長壽菜」
食療功效
莧菜營養豐富,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以及鈣、磷、鐵、鉀、鈉、鎂等營養素,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止痢之功效,對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赤白痢疾等也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按葉片顏色不同,可將莧菜分為紅莧、綠莧、彩莧等,主要烹調方法有炒、熗、拌、做湯、下面和制餡等,在炒食時因會出較多的水,因此在炒制過程中可不用加水。焯莧菜時燙一下即撈起,以免流失營養成分,影響口感。
選購與貯藏
宜選擇葉小、根莖完整且容易掐斷的為佳。莧菜鮮嫩易腐,應置於通風、陰涼、潮濕處。
食譜推薦
紫莧粥
【主材】莧菜150克,粳米60克。
【做法】將食材分別洗淨,莧菜切碎;然後入鍋,加水、加鹽大火燒沸,小火煮成粥狀。
【功效】清熱止痢,補益脾胃。
茼蒿
宜食人群習慣性便秘及貧血者
忌食人群胃虛洩瀉者
熱量 21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辛;歸肝、腎經
天然保健品,植物營養素
食療功效
茼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鉀、鈣、磷、鐵等營養素,有平補肝腎、縮小便、寬中理氣等功效,是治療心悸、失眠多夢、痰多咳嗽、腹瀉、夜尿頻繁等病症的食療蔬菜。
營養師提醒
茼蒿的莖和葉都可食用,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鮮香嫩脆」的讚譽。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莖葉可生炒、涼拌、做湯食用。因其營養豐富,可在吃火鍋時加入適量,以促進魚類或肉類蛋白質的代謝,利於營養的攝取。
選購與貯藏
選購時,挑選葉片肥厚、綠葉濃茂的即可。用報紙包裹,置於冰箱冷藏室可存放2~3天。
食譜推薦
茼蒿蛋白飲
【主材】鮮茼蒿250克,雞蛋3個。
【做法】將雞蛋打破取蛋清;茼蒿洗淨加水煎煮,快熟時,加入雞蛋清煮片刻,調入油、鹽即可。
【功效】化痰止咳,降壓安神。
薺菜
宜食人群眼疾患者、頭髮早白者
忌食人群體質虛寒者、便溏者
熱量 27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肝、胃、小腸經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肝明目的「賽仙丹」
食療功效
薺菜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可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肝明目,對高血壓、感冒、腎炎水腫、泌尿系結石、產後子宮出血、月經過多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薺菜營養價值高,食用方法多,可炒食、涼拌、做菜餡、菜羹。但其不宜久燒久煮,以免破壞營養成分,使顏色變黃。而且,烹飪薺菜時,最好不要加蒜、姜、料酒等,避免破壞薺菜本身的清香味。
選購與貯藏
宜挑選不帶花的薺菜,而且單棵的、紅葉的比紮成把的味道更好。置於乾燥、通風處即可。
食譜推薦
薺菜蛋花湯
【主材】薺菜300克,雞蛋1個,胡蘿蔔50克,蔥、澱粉、胡椒、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薺菜洗淨、切段;胡蘿蔔切絲;鍋油燒熱,煸香蔥絲,倒入胡蘿蔔絲炒半分鐘;鍋內燒開水倒入薺菜,加入蛋液攪拌;用水澱粉勾芡,加胡椒粉、鹽、雞精,撒蔥花即可。
【功效】補脾養胃。
番茄
宜食人群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
忌食人群急性腸炎、菌痢者
熱量 19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酸、甘;歸肝、胃、肺經
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增進食慾的「愛情果」
食療功效
番茄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因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可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對口渴、食慾不振、高血壓、貧血等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番茄常用於生食冷菜,用於熱菜時可炒、燉和做湯。烹調時,最好大火快炒,以縮短炒的時間,減少營養素流失。而且,燒煮時加些醋,可破壞其中的有害物質番茄鹼。
選購與貯藏
宜選擇個大、顏色粉紅、渾圓,外觀漂亮,表皮有白色小點的西紅柿。把青番茄放入食品袋中,紮緊,置於陰涼、通風處,隔天打開透氣,擦乾水珠後再紮緊,幾天後即熟。
食譜推薦
木瓜番茄香芹湯
【主材】木瓜200克,番茄2個,芹菜1棵姜、糖、鹽各適量。
【做法】木瓜洗淨,去皮、籽,切粒;番茄去皮、切粒;芹菜洗淨、切碎;姜洗淨稍拍扁鍋油燒熱,爆香姜塊,放入番茄粒翻炒,倒入清水,放入木瓜粒,中火滾15分鐘;放入芹菜滾5分鐘;用糖和鹽調味即食。
【功效】清腸消脂,美容養顏。
西葫蘆
宜食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者
熱量 18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歸脾、胃、腎經
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寶貝菜」
食療功效
西葫蘆是瓜類蔬菜中食用較廣泛的一種,富含維生素C、葡萄糖、鈣、脂肪、蛋白質等,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等功能。經常食用可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營養師提醒
西葫蘆皮薄,肉厚,汁多,可葷可素,可菜可餡,常見吃法有拌、熗、扒、燒、燜、做湯、制餡、做罐頭等,但不宜生吃。而且,烹調時不宜煮得太爛,以免營養損失。
選購與貯藏
應選購色鮮質嫩,瓜體周正,粗細均勻,表面光滑、無疙瘩者為佳。完整的西葫蘆可置於冰箱冷藏3~7天;切開的要先用保鮮膜包好再置於冰箱,可儲存1~2天。
食譜推薦
西葫蘆炒蛋
【主材】西葫蘆200克,雞蛋150克,鹽、味精、蔥、油各適量。
【做法】雞蛋打散,加鹽、味精攪勻,入油鍋炒熟盛出;爆香蔥花,倒入西葫蘆翻炒,至熟,加入雞蛋翻炒,調味即可。
【功效】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
菜花
宜食人群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弱者
忌食人群尿路結石者、紅斑狼瘡
熱量 24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胃、肝、肺經
備受青睞的「抗癌明星」
食療功效
菜花的營養比一般蔬菜豐富,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可補腎填精、健腦壯骨、補脾和胃,對久病體虛、耳鳴健忘、脾胃虛弱、小兒發育遲緩等病症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菜花質地細嫩,味甘鮮美,食用前可先在鹽水裡泡幾分鐘,可使菜蟲跑出,去除殘留農藥;焯水後過涼水,撈出後再用。而且,燒煮和加鹽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破壞營養成分。另外,吃時多嚼幾次,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選購與貯藏
宜選擇花球未散開的,無異味、無毛花的菜花。最好現買先吃,即使在陰涼處存放,也不可超過3天。
食譜推薦
熗菜花
【主材】菜花半個,花椒、干紅辣椒、鹽、醋各少許。
【做法】菜花掰開後用鹽水浸泡,再用熱水焯,過涼瀝干;依次爆香花椒、干紅辣椒再倒入焯好的菜花,加入調料翻炒,炒勻後即可出鍋。
【功效】健腦壯骨,健脾開胃。
西蘭花
宜食人群腎功能不佳及凝血功能異常者
忌食人群碘缺缺乏者
熱量 33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酸;歸肺、胃經
抗癌防癌、強腎壯骨的「家庭醫生」
食療功效
西蘭花含有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蔔素等,可抗癌防癌、強腎壯骨、補腦填髓、健脾養胃、清肺潤喉,對口乾渴、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西蘭花所含的維生素C極易被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購買後需盡快食用完。烹飪西蘭花前,最好先過一下熱水,再用大火快炒,這樣營養成分不易流失,能更好地發揮抗癌作用。
選購與貯藏
優質西蘭花色澤深綠,質地脆嫩,葉球鬆散,無腐爛和蟲傷。先用保鮮膜包住,後置於冰箱冷藏,可保鮮一周左右。
食譜推薦
西蘭花炒飯
【主材】豬肉、西蘭花、生粉、冷飯、料酒、鹽、雞精、蒜、糖各適量。
【做法】豬肉切丁,用鹽、料酒、糖、生粉醃製片刻;油熱後,下肉丁炒至變色,盛出;爆香蒜末,加入焯過水的西蘭花翻炒,再加入冷飯炒勻;片刻,倒入豬肉丁炒熟,加雞精即可。
【功效】補腦填髓,健脾養胃。
紫甘藍
宜食人群十二指腸潰瘍、習慣性便秘者
忌食人群皮膚瘙癢、眼部充血、腹瀉者
熱量 30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胃、腎經
強身健體的彩色蔬菜
食療功效
紫甘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V和較多的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具有止痛生肌、寬腸通便、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力、補骨髓、利關節、通經絡等功效。
營養師提醒
紫甘藍可用於生食、湯食、煮食、炒食、醃漬或做泡菜等。但為了保持營養,以生食為好。炒食,要用急火重油,煽炒後迅速起鍋,且要加少許白醋以防止其變成黑紫色,影響美觀。另外,紫甘藍還是拌色拉或西餐配色的好原料。
選購與貯藏
優質紫甘藍不僅發紫而且十分光亮,因為這樣的紫甘藍含花青素、維生素最豐富。用保鮮膜包裹後,置於冰箱可冷藏2~3天。
食譜推薦
涼拌紫甘藍
【主材】紫甘藍100克,黃瓜50克,醋、香油、白芝麻各適量。
【做法】將紫甘藍、黃瓜洗淨,黃瓜切絲;紫甘藍切絲後用鹽醃10分鐘,擠出水分,拌入黃瓜絲;用醋、香油、熟白芝麻拌勻即可。
【功效】利腸胃,清熱除煩,利尿。
茄子
宜食人群長痱子、生瘡癤者
忌食人群哮喘、消化不良、易腹瀉者
熱量 21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脾、胃、大腸經
使血管壁保持彈性和生理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
食療功效
茄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具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之功效,常食茄子可輔助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和出血性紫癜等症。
營養師提醒
茄子有圓茄、長茄、矮茄之分,可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做湯。烹飪茄子不要去皮,也不要油炸,以免維生素P和其他營養物質流失。另外,秋後的老茄子含有不利人體的茄鹼,不宜多吃。
選購與貯藏
優質茄子果形周正,老嫩適度,無裂口、腐爛、斑點;皮薄、子少、肉厚、細嫩。
把買來的茄子用保鮮膜封好(不可用水洗),置於陰涼通風處保存,並做好防潮措施。
食譜推薦
蒸茄子
【主材】茄子250克,鹽、油各適量。
【做法】茄子洗淨,切大條,入碗、入蒸籠蒸20分鐘後取出。趁熱放鹽,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消癰利尿。
青椒
宜食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潰瘍、食道炎、咳喘者
熱量 56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熱,味辛;歸心、脾經
開胃、防癌的平民菜
食療功效
青椒富含青椒素、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A、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之功效,對治療寒滯腹痛、脾胃虛寒、瀉痢、嘔吐、凍瘡、傷風感冒等症均有不錯的食療作用。青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可阻止有關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營養師提醒
青椒果肉厚而脆嫩,可涼拌、炒食、煮食、做餡、醃漬和加工制罐,制蜜餞等。在烹製青椒時,要注意掌握火候,最好採取猛火快炒法,且加熱時間不要太長,以免維生素C損失過多。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外觀厚實、明亮、肉厚,頂端的柄呈鮮綠色的青椒。保鮮膜包好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
食譜推薦
豆豉青椒
【主材】青椒150克,豆豉25克,鹽、白糖、薑末各適量。
【做法】青椒洗淨、去蒂除籽;熱油煸炒盛出;原鍋燒熱,倒入青椒,加豆豉、鹽、白糖、薑末稍炒,淋醋即可。
【功效】祛風健胃,補充維生素C。
柿子椒
宜食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眼疾及食管炎、胃腸炎者
熱量 22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熱,味辛;歸心、脾經
形同燈籠的「維C大戶」
食療功效
柿子椒含有維生素B6,維生素E,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和葉酸等,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功效。常食柿子椒,不僅可補充維生素C和保護視力,對嘔吐、瀉痢、凍瘡、脾胃虛寒等症還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柿子椒顏色艷麗,營養豐富,是百姓一年四季所喜歡的蔬菜之一。柿子椒多用於炒、拌、熗,如青椒炒肉絲、五彩雞丁、糖醋青椒等。但因維生素C易被破壞,因此要避免使用銅質餐具。
選購與貯藏
宜選表皮堅硬,無皺、無裂縫、無黑點的柿子椒。先將柿子椒放入塑料袋,再放入冰箱即可。綠、黃色柿子椒可放一周,紅柿子椒可放3~4天。
食譜推薦
炒青紅椒
【主材】柿子椒、青椒各150克,蔥、姜、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柿子椒、青椒洗淨,切片;鍋油燒熱,放入蔥絲、姜絲熗鍋;放入青、紅椒片,烹料酒,大火快炒,微熟時撒鹽、雞精炒勻,快速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開胃消食。
馬齒莧
宜食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脾胃虛弱、洩瀉及孕婦
熱量 27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酸;歸心、肝、脾、大腸經
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的山野菜
食療功效
馬齒莧的嫩莖葉可做蔬菜,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清熱解毒、
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的功效,對腸炎、腎炎、便血、乳腺炎等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馬齒莧可涼拌,可配肉絲炒食,也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鮮美可口,脆潤柔嫩,是頗具山野特色風味的時令蔬菜。另外,吃馬齒莧時,若是搭配大蒜,口感會更好。
選購與貯藏
優質馬齒莧節葉間呈白灰色、株小質嫩、葉多青綠色。儲存在陰涼、乾燥、通風處,或存放冰箱冷藏。還可製成乾菜,待冬季食用。
食譜推薦
馬齒莧炒雞蛋
【主材】馬齒莧60克,雞蛋4個,鹽、料酒、醬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先將馬齒莧用溫水泡10分鐘,擇洗乾淨後切段;雞蛋打散,加入馬齒莧調勻,加鹽、料酒、醬油、味精調味;油熱後將二者入鍋炒熟,趁熱佐餐。
【功效】清熱解毒,止瀉清腸。
黃瓜
宜食人群肥胖、高血壓、水腫者
忌食人群胃寒、腹痛腹瀉、肺寒咳嗽者
熱量 15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肺、胃、大腸經
清熱、利尿、解毒的減肥美容佳品
食療功效
黃瓜因營養、價廉大受青睞,成為餐桌上的常見蔬菜。它含有維生素C、膳食纖維、蛋白質、苦味素等,具有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生津止渴之功效。同時,對身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黃瓜肉質脆,味道鮮,水分多,生食、熟食都具有很高的食用和營養保健價值,還可做沙拉或配菜。但黃瓜中的維生素較少,應同時配合其他蔬果食用。黃瓜尾部的苦味素有抗癌作用,所以不可丟掉黃瓜尾部。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色澤亮麗,外表有刺狀凸起的黃瓜。覆以保鮮膜,在冰箱內可存放約兩周。
食譜推薦
紫菜黃瓜湯
【主材】黃瓜150克,紫菜15克,鹽、醬油、香油、雞精適量。
【做法】將食材分別洗淨,黃瓜切片;鍋中水燒沸,放入黃瓜、鹽、醬油,煮沸後撇浮沫,下紫菜,調香油、雞精即食。
【功效】清熱益腎。
絲瓜
宜食人群月經不調、體乏、痰喘咳嗽者
忌食人群體虛內寒、腹瀉者
熱量 20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肝、胃經
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清火菜
食療功效
絲瓜富含蛋白質、澱粉、鐵、磷、鈣、胡蘿蔔素等,營養居瓜類蔬菜之首,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之功效,同時還可抗病毒、防過敏、抗壞血病、健腦美容。另外,絲瓜的藥用價值很高,全身都可入藥。
營養師提醒
絲瓜的常見食法有烹炒、做湯等,因其汁水豐富,最好是現切現做,以保證營養物質的充分攝入。同時,由於絲瓜易被氧化而發黑,因此應快切快炒。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鮮嫩、結實、光亮,皮色為嫩綠或淡綠色,果肉頂端飽滿、無臃腫感者。用保鮮膜或報紙包好,置於冰箱冷藏室。
食譜推薦
絲瓜粥
【主材】絲瓜、粳米各50克,綠豆25克。
【做法】粳米、綠豆分別浸泡洗淨,入鍋加水煮開,燒開後改小火煮熬;絲瓜去皮,切丁,待綠豆開花時,加入絲瓜,煮至粥稠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補脾益胃。
苦瓜
宜食人群糖尿病、癌症、痱子患者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者、孕婦
熱量 19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心、肝、脾、肺經
清熱祛暑、明目解毒、降壓降糖、養顏潤膚的苦口良藥
食療功效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粗纖維、胡蘿蔔素及多種氨基酸,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降壓降糖、利尿涼血、益氣壯陽之功效,對中暑、暑熱煩渴、痱子、目赤腫痛、燒燙傷等均有不錯的食療效果。
營養師提醒
在烹調苦瓜前,可將切好的苦瓜用沸水焯一下,以去除苦瓜中的草酸;烹調時,以急火快炒可減少營養流失。若想減少苦瓜的苦味,可將其與辣椒一起炒,或者在苦瓜片上撒鹽浸漬片刻,再用水把鹽沖掉即可。
選購與貯藏
宜選疙瘩大、果形直立、顏色淺的苦瓜。用報紙包好,置於陰涼、通風處。
食譜推薦
苦瓜炒蛋
【主材】苦瓜1根,雞蛋2個,鹽、油、雞精各適量。
【做法】苦瓜洗淨切片,用鹽醃10分鐘;沖洗、瀝干,放入滾水至其轉色,撈起用清水沖冷瀝干。蛋加鹽打勻,備用。油熱後放入苦瓜及少許雞精炒至熱,再放雞蛋,翻炒至熟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
冬瓜
宜食人群肥胖、腳氣病、高血壓者
忌食人群腎臟虛寒、腹瀉者
熱量 19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甘、淡;歸肺、大腸、小腸、膀胱經
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的「白胖子」
食療功效
冬瓜肉質豐厚、口味清甜,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C和礦物質,不含脂肪,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同時,冬瓜對心胸煩熱、小便不利、高血壓等也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冬瓜可用來煲湯、煨食、做藥膳、搾汁飲用等,但不宜生食。生冬瓜皮中含有維生素C,用來敷皮膚,美白功效很好;冬瓜連皮一起煮湯,有很好的解熱利尿之功效。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皮色青綠、表皮硬,且種子已成熟變色的。不削皮的冬瓜可先用保鮮膜包好,再放入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食譜推薦
冬瓜粥
【主材】冬瓜60克,大米30克。
【做法】冬瓜去瓤,連皮洗淨,切塊狀;大米淘洗乾淨後與冬瓜同放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煮,至米熟瓜爛成粥即可。
【功效】清熱利尿,減肥美容。
南瓜
宜食人群孕婦及前列腺疾病者
忌食人群黃疸病、毒瘡者
熱量 22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脾、胃經
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的「特效保健菜」
食療功效
南瓜營養豐富,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等營養物質,具有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之功效,對治療前列腺疾病、動脈硬化與胃黏膜潰瘍、結石等疾病具有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南瓜的食法有炒、炸、蒸等,其中最有營養的吃法是蒸食,蒸熟的南瓜,既可避免炒、炸過程中吸入油脂,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成分。一般不建議用南瓜做餡料,以免因擠掉汁液而使營養流失。
選購與貯藏
優質南瓜表面有白霜,瓜梗蒂連著瓜,表皮堅硬不留痕跡,瓜稜深,重量較重。南瓜未切開時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1~2個月;切開後的可去掉瓜籽,用保鮮袋裝好,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食譜推薦
南瓜牛肉湯
【主材】南瓜50克(去皮),瘦牛肉250克,生薑6克。
【做法】將牛肉和生薑一起加水煎煮,至牛肉八成熟時加入南瓜,同煮至熟,調味即可。
【功效】化痰排膿,清熱利肺。
白蘿蔔
宜食人群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忌食人群胃潰瘍、先兆流產者
熱量 21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辛、甘;歸肺、胃、肺、大腸經
消食開胃、清熱生津、下氣寬中的食療佳品
食療功效
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說出了白蘿蔔的功效之大,它富含脂肪、蛋白質、纖維素等,具有消食開胃、清熱生津、下氣寬中之功效,對腹脹停食、腹痛、咳嗽、痰多等症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白蘿蔔的吃法有炒、煮、涼拌等,尤以生吃為最佳。生食時,應選擇汁多、味甜、辣味少的蘿蔔,而且最好不要將皮剝去,避免維生素C的流失。喜歡熟吃者,需要將烹飪的溫度控制在70℃以下,以免營養素遭到破壞。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色澤嫩白、根須直、氣眼排列均勻、份量重的白蘿蔔。將鮮白蘿蔔(連葉)整根置於冰箱冷藏或者放在陰涼、氣溫低處。
食譜推薦
蘿蔔排骨湯
【主材】白蘿蔔500克,豬排骨(大排)250克,蔥、鹽適量。
【做法】食材洗淨,排骨切塊,白蘿蔔切片;排骨清水燉至肉脫骨,放入白蘿蔔、蔥段燉熟;撇浮油,加鹽即食。
【功效】消食健胃,理氣化痰。
胡蘿蔔
宜食人群癌症、高血壓、夜盲症者
忌食人群計劃懷孕的婦女
熱量 25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甘、辛;歸肝、胃、肺經
健脾和胃、補肝明目、降氣止咳的「平民人參」
食療功效
胡蘿蔔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具有健脾和胃、補肝明目、清熱解毒、壯陽補腎、降氣止咳之功效,對食慾不振、腹脹腹瀉、咳喘痰多、視物不明有比較好的食療功效。
營養師提醒
胡蘿蔔之所以有「小人參」之稱,和它豐富的營養成分分不開,一般來說,熟吃胡蘿蔔比生吃更有營養。這是由於胡蘿蔔中的類胡蘿蔔素為脂溶性物質,只有與食用油或肉類等脂類結合才能發揮其營養價值,而生吃則沒有這種效果。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形狀堅實,表面光滑無鬚根、不開裂,肉質和心柱均呈橘紅色的胡蘿蔔。用保鮮袋包好,放入冰箱蔬菜盒可存放2~3天。
食譜推薦
胡蘿蔔菊花湯
【主材】胡蘿蔔100克,菊花6克,香油、味精、鹽適量。
【做法】蘿蔔洗淨切片,加入菊花、鹽一起入鍋煮熟;出鍋後淋香油,調味精,再盛入湯盆即可。
【功效】預防眼目昏花。
木耳
宜食人群冶金工、紡織工、理髮師
忌食人群腹瀉者及孕婦
熱量 21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胃、大腸經
潤肺補腦、活血止血的「抗癌明星」
食療功效
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常食不僅能滋養益胃、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活血止血、防癌抗癌,還可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而且多吃木耳對咯血、痔瘡、崩漏、高血壓、便秘等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木耳歷來有「素中之葷」的美稱,有多種食用方法,如炒菜、燴菜、做湯等。鮮木耳有毒,不能吃。干木耳需泡發後再食用,若泡發後仍緊縮的,則不宜吃。用溫水泡干木耳時,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鹽,可使其快速變軟。
選購與貯藏
優質木耳清淡無味,朵片完整,朵面深黑有光澤,耳背暗灰無光澤。木耳最好放置在乾燥、陰涼處貯存,以防發霉、變質。
食譜推薦
紅棗木耳湯
【主材】紅棗20枚,黑木耳30克。
【做法】黑木耳洗淨,紅棗去核,同放入清水鍋,小火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補血調經,健脾益氣。
香菇
宜食人群脾胃寒濕氣滯、皮膚騷癢者
忌食人群高血脂、高血壓、腎炎患者
熱量 19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肝、胃經
補肝益腎、益智安神、美容養顏的「防癌山珍」
食療功效
香菇素有「山珍」之稱,營養豐富,富含B族維生素、鐵、鉀等,可補肝益腎、益智安神、化痰理氣、美容養顏,對食慾不振、身體虛弱、形體肥胖、腫瘤瘡瘍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烹調香菇前,把其浸泡在溫水中1小時,用筷子輕輕敲打,就可使泥沙掉入水中。如果比較乾淨,用清水沖即可,以保持更多的鮮味。發好的香菇要放在冰箱裡冷藏,如此才不會使其營養流失。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菌蓋肥厚,邊緣曲收,傘蓋皺褶明顯,內側為白色,菇柄短粗厚實的香菇。把香菇裝入密封容器,置於冰箱冷藏室儲存。
食譜推薦
香菇豆腐
【主材】豆腐300克,香菇3朵,搾菜、醬油、糖、香油、澱粉適量。
【做法】香菇洗淨切碎,加入澱粉和調料拌勻做餡;豆腐切塊,掏空中心;將餡料放豆腐中心,上碟入鍋蒸熟,再淋上香油、醬油即可。
【功效】美容益膚。
平菇
宜食人群手足麻木、筋絡不通者
忌食人群對菌類過敏者
熱量 20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肝、胃經
舒筋活絡、追風散寒、增強免疫力的菌類佳餚
食療功效
平菇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氨基酸、硒、多糖體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具有舒筋活絡、追風散寒的功效。常食平菇,對體弱者、肝炎、心血管疾病及尿道結石症患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平菇含有抗腫瘤細胞的硒、多糖體等物質,對腫瘤細胞有很強的抑製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營養師提醒
平菇嫩滑可口,有類似牡蠣的香味。常見食法有炒、燴、燒,無論素炒還是製成葷菜,都十分鮮嫩誘人。平菇以鮮食為主,罐頭和干製品很少食用。但鮮品出水較多,易被炒老,因此要掌握好火候。
選購與貯藏
以菇形整齊不壞、顏色正常、質地脆嫩而肥厚、氣味純正清香、無雜味,成熟度為八成的平菇為佳。用鹽水加工醃平菇能存放一年左右,且風味不變。
食譜推薦
平菇肉皮
【主材】鮮平菇250克,豬肉皮100克,醬油、鹽、雞粉、料酒、澱粉、蔥薑片、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平菇洗淨,用沸水燙透,瀝干;肉皮用醬油、鹽、雞粉、料酒、澱粉拌勻;油熱後爆香蔥薑片,煸炒肉皮,變色時加入水、醬油、鹽、雞粉、胡椒粉燒開;放入平菇,燒開後加入水澱粉即可。
【功效】補益營養。
竹蓀
宜食人群肥胖者、腦力工作者
忌食人群脾胃虛寒者
熱量 155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脾、胃經
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菌中皇后」
食療功效
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物質,可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而且食用竹蓀還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另外,竹蓀對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者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營養師提醒
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烹製干竹蓀時,應先將其用淡鹽水泡發,再剪去菌蓋頭(封閉的一端),以去除怪味。將其與豬肝一起煮湯食用,可滋補身體,治療貧血。
選購與貯藏
選購時,宜挑選乾燥鬆軟的竹蓀。一般多放在塑料袋內,然後置於乾燥處,切勿受潮。
食譜推薦
竹蓀炒肉片
【主材】竹蓀100克,豬瘦肉250克,鹽適量。
【做法】先將二者分別洗淨、切片,再用油爆肉半分鐘,然後加入竹蓀,加適量的水和鹽,炒熟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
草菇
宜食人群糖尿病及營養不良者
忌食人群皮膚瘙癢者
熱量 23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微鹹;歸脾、胃經
消食祛熱、補脾益氣、滋陰壯陽、藥食兼用的營養保健食品
食療功效
草菇含有維生素C、粗蛋白、脂肪、胡蘿蔔素、糖分及磷、鉀、鈣等多種礦物質元素。草菇能消食祛熱,補脾益氣,清暑熱,滋陰壯陽,增加乳汁,防止壞血病,促進創傷癒合,護肝健胃,增強免疫力,是優良的藥食兼用型的營養保健食品。
營養師提醒
草菇的食法有炒、溜、燴、燒、釀、蒸、做湯,或做各種葷菜的配料等,無論鮮品還是干品都不宜浸泡時間過長。為了去除表面殘餘的毒素,可適當地用鹼水浸泡。
選購與貯藏
優質草菇呈卵形,不開苞,顏色褐色或灰褐色,無霉變,無泥沙,聞起來有清香感。草菇一般不宜儲存,最適宜的儲存溫度為12~15℃,且只能存放2~3天。
食譜推薦
蒜香草菇
【主材】草菇200克,蒜苔50克,紅椒、蒜蓉各適量。
【做法】草菇洗淨切片,用沸水焯;油七成熱時爆香蒜蓉,再放入切段的蒜苔及紅椒,煸炒至蒜苔斷生時,加入草菇,加入調料,翻炒至熟即可。
【功效】促進食慾,降壓降脂。
茶樹菇
宜食人群食慾不振、血壓高患者
忌食人群痛風、尿酸過高者
熱量 279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經
益氣開胃、健脾止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中華神菇」
食療功效
茶樹菇富含人體所需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17種氨基酸和十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與抗癌多糖,有益氣開胃、健脾止瀉、補腎滋陰、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防病能力的功效。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
營養師提醒
茶樹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可與肉類煲湯或用來燜肉,還可用做主菜,味道鮮香美味。
選購與貯藏
優質茶樹菇大小均勻,呈淡棕色,聞起來有清香感。宜將茶樹菇貯藏於乾爽、低溫處,或儲存在密封塑袋、密封容器中。若菇體受潮變軟,可用微波爐烘烤乾燥後再保存。
食譜推薦
茶樹菇燉排骨
【主材】茶樹菇、排骨、枸杞、紅棗、茄子、香菜各適量,鹽等調味料各適量。
【做法】干茶樹菇泡發,洗淨;排骨切塊狀;然後將二者連同枸杞、紅棗一起放入鍋中燉煮;待將熟時,放入茄子、鹽等調味即可。
【功效】排毒養顏。
竹筍
宜食人群肥胖、習慣性便秘者
忌食人群胃出血、腎炎、肝硬化患者
熱量 19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甘;歸胃、肺經
通腸排便、開胃健脾、養肝明目的「體內垃圾清道夫」
食療功效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等,具有通腸排便、開胃健脾、養肝明目、消食、清熱化痰等功效,對便秘、肥胖、肺熱咳嗽、食慾不振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竹筍不能生吃,但可用於炒、燒、拌、熗,也可做配料或餡。烹飪前,應先用開水焯過,以去除筍中的草酸;切竹筍時,近筍尖部的地方宜順切,下部宜橫切,以使其易爛且易入味。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肉厚節間短、肉質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無霉爛的竹筍。鮮筍存放時不剝殼,以保留清香味;煮熟後的筍置於裝有水的容器內,每天換一次水,可保存一周。
食譜推薦
清炒竹筍
【主材】竹筍60克,青椒1個,鹽適量。
【做法】竹筍煮熟、切片,青椒切片;油鍋燒熱,爆炒竹筍,放入青椒,調鹽炒勻即食。
【功效】清熱消痰,益氣和胃。
萵筍
宜食人群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忌食人群痛風、泌尿道結石、眼疾者
熱量 14千卡/100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苦、甘;歸胃、膀胱經
利尿通乳、寬腸通便、防癌抗癌的傳統豐胸蔬菜
食療功效
萵筍含有膳食纖維、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鉀、鈉、鎂、銅及維生素、葉酸等,《本草綱目》記載其可「下乳汁,通小便」。另外,食用萵筍對尿血、陰腫、便秘也有不錯的食療作用。
營養師提醒
萵筍是一種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醃漬的蔬菜,它既可作為主料,又可作為配料食用,食用部分可分為莖用萵筍和葉用萵筍。由於萵筍怕鹹,烹調時要少放鹽。
選購與貯藏
宜選購份量重、光澤好、無空心、身體短、葉嫩的萵筍。新鮮萵筍去葉片,洗去泥土,置於室內4小時後裝入塑料袋,紮緊口,放入冰箱內可貯藏半個月。
食譜推薦
涼拌萵筍片
【主材】萵筍1根,蒜、鹽、香油適量。
【做法】將萵筍削去硬皮,切片;大蒜切末。然後將萵筍片、大蒜末、鹽、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清熱降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