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Symptoms of Getting Old》

 
作者/來源: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24-10-2013

人40歲以後,機體形態和機能逐漸出現衰老現象,一般認為45~65歲為初老期,65歲以上為老年期。老年人身體形態和機能方面變化主要表現在:機體組成成分中代謝不活躍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歲與20歲相比,體脂多出部分可達體重的10~20%;而細胞內水分卻隨年齡增長呈減少趨勢,造成細胞內液量減少,並導致細胞數量減少,出現臟器萎縮。器官機能減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謝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環功能減退,如不適當加以調整,將會進一步促進衰老過程的發展。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變

  1. 老年人因牙周病、齲齒、牙齒的萎縮性變化,而出現牙齒脫落或明顯的磨損,以致影響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 舌乳頭上的味蕾數目減少,使味覺和嗅覺降低,以致影響食慾。每個舌乳頭含味蕾平均數,兒童為248個,75歲以上老人減少至30~40個,其中大部分人並出現味覺、嗅覺異常。  
  3. 粘膜萎縮、運動功能減退。年逾60歲者,其中50%可發生胃粘膜萎縮性變化,胃粘膜變薄、肌纖維萎縮,胃排空時間延長,消化道運動能力降低,尤其是腸蠕動減弱易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 消化腺體萎縮,消化液分泌量減少,消化能力下降。  
    口腔腺體萎縮使唾液分泌減少,唾液稀薄、澱粉□含量降低;  
    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不足,不僅影響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脂肪□、澱粉□分泌減少、活性下降,對食物消化能力明顯減退。  
  5. 胰島素分泌減少,對葡萄糖的耐量減退。肝細胞數目減少、纖維組織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漿白蛋白減少,而球蛋白相對增加,進而影響血漿膠體滲透壓,導致組織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礙,易出現浮腫。

神經組織功能的改變

  1. 神經細胞數量逐漸減少,腦重減輕。據估計腦細胞數自30歲以後呈減少趨勢,60歲以上減少尤其顯著,到75歲以上時可降至年青時的60%左右。  
  2. 腦血管硬化,腦血流阻力加大,氧及營養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腦功能逐漸衰退並出現某些神經系統癥狀,如記憶力減退,健忘,失眠,甚至產生情緒變化及某些精神癥狀。

心血管功能的改變  

  1. 主要表現在心肌萎縮,發生纖維樣變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內膜硬化,導致心臟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鐘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心臟冠狀動脈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減少,耗氧量下降,對心功能產生進一步影響,甚至出現心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臨床癥狀。  
  2. 血管的變化-50歲以後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漸趨明顯,管壁彈性減退,許多人伴有血管壁脂質沉積,使血管壁彈性更趨下降、脆性增加。使血管對血壓的調節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因此血壓常常升高;臟器組織中毛細血管的有效數量減少及阻力增大,使組織血流量減少,易發生組織器官的營養障礙;血管脆性增加,血流速度減慢,使老年人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機會明顯增加,如腦溢血、腦血栓等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年青人。

呼吸功能的改變  

  1. 由於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韌帶萎縮,肺泡彈性下降,氣管及支氣管彈性下降,易出現肺氣腫,肺活量及肺通氣量明顯下降,肺泡數量減少,有效氣體交換面積減少,靜脈血在肺部氧氣更新和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下降。  
  2. 血流速度減慢,毛細血管數量減少,組織細胞功能減退及膜通透性的改變,使細胞呼吸作用下降,對氧的利用率下降。

其它方面的改變

  1. 皮膚及毛髮的變化。因皮下血管發生營養不良性改變,毛髮髓質和角質退化可發生毛髮變細及脫發;黑色素合成障礙可出現毛髮及鬍鬚變白;皮膚彈性減退,皮下脂肪量減少,細胞內水分減少,可導致皮膚鬆弛並出現皺紋。  
  2. 骨骼的變化。隨著年齡增加,骨骼中無機鹽含量增加,而鈣含量減少;骨骼的彈性和韌性減低,脆性增加。故老年人易出現骨質疏鬆症,極易發生骨折。  
  3. 泌尿系統的變化。腎臟萎縮變小,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及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導致腎功能減退。加上膀胱逼尿肌萎縮,括約肌鬆弛,老年人常有多尿現象。  
  4. 生殖系統的變化。性激素的分泌自40歲以後逐漸降低,性功能減退。老年男性前列腺多有增生性改變,因前列腺肥大可致排尿發生困難。女性45~55歲可出現絕經,卵巢停止排卵。  
  5. 內分泌機能下降,機體代謝活動減弱,生物轉化過程減慢,解毒能力下降。機體免疫功能減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6. 五官變化:晶狀體彈力下降,睫狀肌調節能力減退,多出現老花眼,近距離視物模糊。同時聽力下降,嗅覺、味覺功能減退。  
  7. 代謝上往往分解代謝大於合成代謝,若不注意營養及合理安排膳食,易發生代謝負平衡。  
  8. 性格及精神改變:老年人行動舉止逐漸緩慢,反應遲緩,適應能力較差,言語重複,性情改變,或煩躁而易怒,或孤僻而寡言。如遇喪偶或家庭不和,更會對情緒產生不良影響。故對老年人應給予周到的生活照顧和精神安慰,使之安度晚年,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