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飲食不定時、經常過飽或過饑、氣候環境等都會造成腸胃不適
霧春,濕重,人倦懶,連帶腸胃亦容易「塞車」。不想再給便秘、胃脹、無胃口,或經常性的隱隱胃痛困擾,建議你在依賴藥物前,給自己一個「不藥而癒」的機會,每早練習3式瑜伽式子,從身心出發喚醒腸胃消化的運作功能。
要數腸胃不適的原因,每個人都可能不一樣,有人是壓力因素造成,有人是飲食不定時所累,甚至有人是因為經常過飽或過饑影響消化吸收能力。但即使是各有前因,來到春天這濕重季節,多少再會受環境因素影響,令腸胃消化問題更易加劇。mYoga瑜伽導師李婷婷(Ally)解釋:「因應天氣的轉變,我們處身的環境由偏寒偏乾的冬季氣候,過渡至溫度濕度都偏高的春季,因氣候誘發因素,人一方面變得懶洋洋的不大想動,結果傭懶的『攣著身坐』的坐姿令腹部器官更受地心吸力影響,更容易『向下墜埋一堆』,使腸胃器官常處於受壓狀態,因而『唔多識郁』較難消化食物,正常進食後約3
- 6小時的消化時間有可能再要延長。」
至於另一方面的影響,則在於氣候的濕熱變化,令我們多了喝凍飲有關。「由於人體器官是熱性運作的,喝凍飲這飲食習慣變相是跟身體運作反常,故對腸胃消化吸收能力也有一定程度影響。」
既然環境因素不能變,不想腸胃消化繼續差下去,你我可嘗試自救,Ally建議每早透過10 -
15分鐘的3式瑜伽練習,針對性提升腸胃功能。「事實上,瑜伽有不同方向動作的式子,可針對身體不同的功能。以改善腸胃消化為例,透過瑜伽的後彎式子,幫助打開身體傭懶時愛縮埋的腹腔,比到個空間腸胃放鬆運作,在過程中我們會覺察到的胃氣頂住或屁意,正正是內臟器官經常姿勢性受壓未能運作順暢的表現。」在覺察不良姿勢習慣後,再配合旋腰的瑜伽式子,她指可進一步強化腸胃消化功能。「旋腰動作因扭腰時腹腔空間會收細,故可對前腹及腰側都可產生一個腹腔按壓效果,從而刺激腸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建議每早起床先做練習,原因是她相信喚醒腸胃感覺後再去進食去活動,一來可有助腸胃功能運作,二來亦能增加改善姿勢的意識,減少因倦懶坐姿造成的「內臟層層疊」效應,令消化吸收更有效。「因為腸胃的敏感性難以即時改變,長遠要有明顯效果,一般須練習3
- 6個月的時間。」
第1式:躺臥英雄式
動作:屈膝跪坐,人向後仰伸,由胝骨位置開始,以軟墊或毛巾墊高腰背及頭頸,使整個身體呈平躺狀態,配合兩手打開,放鬆身體維持自然呼吸3 - 5分鐘。
作用:這仰伸動作式子屬初級動作,因可借助道具承托身體,使大幅度打開前身腹腔的動作停留較久,從而加強增加腹部「空間」促進消化的效果。要注意的是,為免一覺醒來關節僵硬影響,最好後仰前先屈膝1分鐘作熱身,待關節熟習動作後再進行。
進階練習可在仰伸後,把手高舉過頭扣著手肘,再增加前身腹腔的打開幅度。
第2式:弓式
動作:人臉向下平躺,腹部墊以毛巾,雙手反後扣在後屈雙腳的足踝位置,頭向前看,維持動作5 - 10個自然呼吸。
作用:這後彎式子不再借助外物承托,而是進一步以個人能力去打開前身腹腔。練習時手腳須配合用力維持脊椎弧度,切記不要縮起膊進行。
第3式:脊椎扭轉(坐式)
動作:人坐直,蹺腳,左膝抬高以右手肘「扣」著,腰部往左轉動的同時,左手著地作平衡,維持動作5 - 10個呼吸後,轉方向重複動作。
作用:此旋腰動作令腹腔空間在一收一放下產生按壓效果,使本來受壓的腹腔消化器官得以重新放鬆,有助刺激腸胃功能。練習時須注意旋腰幅度要以手肘作借力,才能使整個腹腔扭轉,另外盆骨及兩腳方向應維持在中,別連臀部也轉埋一份的自轉。
《香港經濟日報》
四時養生保健網謝謝您---分享出去⌒-⌒!
分享至Facebook>>>>好東西要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