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生地與熟地功效》

 

作者: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20-01-2013

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院藥學部藥師趙民生:生地與熟地的確都是來源於玄參科植物地黃的乾燥根莖。如果將其曬乾就成了生地,而將生地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復蒸曬,使地黃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黏膩就成了熟地。

  生地味甘、苦寒,功效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腸。如用於熱病傷陰,舌幹口幹或口渴多飲以及消渴症的煩渴多飲等症狀的益胃湯、玉泉散含有生地。生地的常用劑量為10克~30克。該藥寒滑膩滯,脾虛食少便溏者忌用。

  生地製成熟地後,藥性由寒變微溫 ,其功用也發生了變化,成了補血之要藥。熟地味甘微溫質潤,既補血滋陰,又能補精益髓。如熟地配以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療血虛症的“四物湯”。熟地配白芍能養肝,配柏子仁養心,配龍眼能養脾,配麻黃則通血脈。其常用劑量為10克~30克。脾胃氣滯,痰濕內阻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

  雖然,生地和熟地均能滋陰生津,治陰虛津虧諸症,但生地長於涼血,熟地長於補血,患者在使用時切不可將兩藥互相替用。

(錄入:挖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