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氣管異物是由於小兒的咳嗽反射及喉頭保護性反射尚不成熟,功能不良所引起的。當小兒在進食時哭鬧、嬉笑、跑跳或口內含著小物品突然深吸氣時,就非常容易將異物吸入氣管中。隨著呼吸的作用,異物就會進入氣管、支氣管或其深部,可以引起小兒咳嗆、青紫、呼吸困難。進入氣管的異物有的沒有及時發現,常常繼發感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與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肺腫膿的表現相似。較大的異物被吸入後可以因阻塞在聲門或氣管腔,使其受到強烈刺激而發生氣管痙攣或聲門緊閉,小兒可立即出現青紫、窒息而死亡。
小兒氣管異物直接危及小兒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其危害性,注意預防小兒氣管異物的發生。
一旦小兒發生氣管異物,家長不能存有任何僥倖心理,應該立即爭分奪秒,急送小兒到醫院治療。這是因為小兒氣管異物自然咳出的機會很少,只有在醫院手術室的條件下,用喉鏡或氣管鏡才能取出異物。所以家長必須認識到及時治療的重要性,萬萬不可貽誤時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預防小兒氣管異物的發生,要避免小兒在吃東西時哭鬧、嬉笑、跑跳,吃飯要細嚼慢嚥。同時不要給幼小的小兒吃炒豆子、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更不要給小兒強迫喂藥,這些都容易造成小兒氣管異物的發生。在小兒的活動範圍內應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鈕扣、圖釘等,防止出現意外。
這裏我們特別提醒家長,有時小兒吃東西出現嗆咳之後,仍長期反復咳嗽,按氣管炎治療仍不見好轉時,就應考慮是否有支氣管異物的可能,應到醫院進行透視,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