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兒童有衣食健營方》

 
作者:Ann Leung 來源:星島日報 日期:15-01-2009

          早前有報道指,小學生浪費食物情況嚴重,每天「嘥飯」十噸計。有學校規定學生最少吃一半,有團體更發起「有衣食日」鼓勵勿浪費食物。不過,澳洲 有研究卻指,如經常要求小朋友吃光碟上所有食物會增加其癡肥風險,故今日請來營養師分享學童健康飲食之道。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李偉萍(左圖)表示,按衞生署營養指標,兒童午餐與晚餐的分量應差不多,在健康飲食金字塔指引下,每餐熱量需要可分為低年級(小一至小三)與高年級(小四至小六)兩組: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五穀類 四份,約大半碗飯。 五份,大約一碗飯。

  肉類 兩份,約兩隻麻雀牌分量。 三份,約三隻麻雀牌分量。

  蔬果 一份,煮熟的瓜菜、菇類約半碗。 一份。

  奶類 兩份,每日兩杯。 兩份,每日兩杯。

  油分 兩份,約兩茶匙。 兩份,約兩茶匙。

  忌獨沽一味

  眾多食物種類中,澱粉質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對於發育中的小朋友尤甚重要。假若攝取不足,不但令身體缺乏能量,更可致發育遲緩、集中力及記憶力下降,影響學習表現。飯乃澱粉質主要來源,可是,很多時家長要子女乖乖吃飯就如進行耐力賽,「如果子女不太喜歡吃飯,間中可以通粉、薯仔、河粉或麵包代替。一碗飯的分量約等如:一碗半通粉、一碗河粉、一份三文治或一個焗薯。小朋友通常貪新鮮,不時轉換食物及煮法如將蒸魚改為煎魚柳、加入茄汁或白汁,可刺激食慾。另燒菜時多以色彩鮮艷的蔬果,如紅、青及黃椒或紅蘿蔔等加以配搭,務求令每餐菜式賣相、味道多樣化。」李偉萍說。

  戒吃零食

  若孩子常不願吃正餐,或需留意其飲食習慣是否有問題,李偉萍說:「正餐前兩小時最好別進食,更要避免吃薯片、魷魚絲及糖果等沒益零食。建議改吃小量健怡小食當下午茶,如麥餅、梳打餅、粟米片及鮮奶等。」此外,她提醒父母吃飯時應暫時關掉電視機,以免分心,勿讓小朋友離開座位進食或邊食邊玩。

  「有衣食」致癡肥?

  早前澳洲有研究指出,如家長常要求子女吃清碟上食物,有機會增加日後癡肥風險,李偉萍認為,不浪費食物態度很正確,但如果食物分量經常超過小朋友所需,長期超標進食加上缺乏運動,易致兒童肥胖。且從小習慣了『大食』,隨年紀增長食量會愈來愈大,易致癡肥問題。」她強調,只要吃足夠分量,已可提供其營養所需,並非愈多愈好。

  有外國專家建議讓小朋友自己選擇食物及分量,不過,李偉萍表示,孩子自己未必懂得揀選有營養食物進食及控制分量。故為子女準備食物時,家長可先考慮其愛吃種類,其次,提供多幾個食物選擇,如多選青椒、紅椒或紅蘿蔔等顏色鮮艷的蔬菜,可增加孩子進食興致。

  避免讓小朋友習慣吃零食。

  色、香、味俱全是吸引小朋友進食的不二法門。

  一隻雞蛋已相等於一份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