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廣防癌工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於昨日舉辦全港「蕉拼日」籌款賽跑。有關單位指,今年參賽人數達八百多人,較去年激增兩倍有多,可見港人的防癌意識有明顯提升。營養師提醒大家,預防癌症的飲食要訣最重要懂得「揀飲擇食」,而蔬果如香蕉等,乃防癌必選食品之一。以下就教大家如何智吃蔬果防癌。
基金會抗癌飲食指標
• 每周不建議吃逾十二両半紅肉,約相等於十二隻麻將牌分量。
• 每天吃逾五十克加工肉類(約一條香腸),患大腸癌機會增百分之二十。
• 每天吃逾一百五十克加工肉類(約兩條香腸、三片薄煙肉),患大腸癌機會增至百分之六十三。
• 攝取過量鹽分或加工食物中的鹽,增加胃癌及血壓高危機。
• 飲酒增患以下癌症機會,包括口腔、咽喉、喉頭、食道及乳癌 。
• 高劑量營養補充劑可增加不同癌症風險,如乙胡蘿蔔素有機會增加吸煙者患肺癌的機會,故不建議食用補充劑防癌。
吃出健康體魄
趙詠頤表示,目前暫時雖未有明確數據證實哪種蔬果能有效抗癌。不過,專家報告指,部分蔬果、營養素會減低患上不同癌症的風險,並具有「可確信」及「很可能」的證據。
植物化合物保護細胞
很多人都知道蔬果含有纖維,多吃有益腸道健康,但大家又是否知道蔬果中的植物性化合物(Phytochemicals),原來具防癌功效,難怪醫學界一直強調進食蔬果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註冊營養師趙詠頤說:「進食蔬果後,蔬菜中的活躍化合物在體內可保護細胞免受致癌因素破壞、防止致癌物質變得活躍及阻礙癌症形成。」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表的「食物、營養、體力活動與癌症預防」報告已明確指出,多吃蔬果能有效預防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及胃癌。究竟吃多少蔬果才可有效防癌?報告雖未提出確實攝取量,但專家建議每天吃至少五份不同類型蔬果,配合其他健康飲食及生活模式,均可減低患癌率。「每餐應有三分二的食物是蔬果、全穀物和豆類的燜、炒食譜,再配合小量肉類增添味道。」趙詠頤補充。
■日常飲食中,如攝取過量紅肉會增患大腸癌的機會率。
■建議包括切勿吸煙及別咀嚼煙草類產品。蒜類食物則具防癌功效,多吃無妨。
■除了蔬果,多吃全穀類及豆類食物對預防大腸癌及慢性病有很大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