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傳來的文章提及,作者聽聞黑木耳薑棗湯可以「暢通血管」,便建議患有冠心病
的親戚一試。親戚連續喝了40天,結果出現心臟血管嚴重狹窄,最後要「通波仔」及加裝支架。
文中沒有交代該名冠心病患者喝黑木耳薑棗湯之前的血管狹窄程度,難以判斷後來的血管狹窄幅度,是否由連續喝了40天黑木耳薑棗湯引起。但是,本港註冊中醫師指出,就算是有食療作用的食物,也不能當作藥物般天天吃。
輔助治療 每周一次已夠
基督教聯合中醫服務暨香港中文大學
中醫臨牀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鍾啟福指出,中醫學說講求平衡,過多本來就不宜。很多人誤會了食療的意義,以為把具食療作用的食物,每天且大量地進食,便能達到「治病」的功效,但是,食物始終是食物,不是藥物,不應期望它們可以「治病」。食療的目的,在於輔助藥物治療,大概每周一次便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