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產婦死亡的三大原因是出血、感染、高血壓疾病。出血所造成的死亡佔第一位。
產後出血的分類
1、早期產後出血:
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總出血量>500ml。以胎盤娩出後,產後1~2小時內的出血發生最多、最常見。
2、晚期產後出血:
指發生在胎兒娩出後24小時後至6週之內的任何時間的出血。
產後出血常見的原因
1、子宮張力不全
2、產傷與撕裂傷
3、胎盤碎片殘留
4、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5、復舊不全
6、血腫
臨床症狀
陰道出血、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呼吸短促、出冷汗、偶有休克現象。
臨床處置
已發生產後出血,積極處理有三個目標:
1、止血:按出血原因處理。
2、維持正常的循環血量,以避免發生休克和貧血。
3、預防感染。
預防措施
1、產前的預防措施:產前檢查而做好血液檢驗,得悉每一位產婦的血型及凝血的問題。
2、胎盤娩出後預防產後大出血的措施:
產檯上檢查胎盤、產道,避免始盤碎片殘留。
產道裂傷嚴重時,以紗布壓迫止血。
膀胱脹時,子宮收縮不好,故宜4~6小時解尿一次。
3、給予子宮收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