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110歲周有光的長壽秘訣》

 

作者:北京醫生網原創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21-01-2015

 原文連結:http://www.bj-doctor.cn/dupdate/info/dc519556-aaf4-476d-9794-0e9a2eb2329b


今天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周有光110歲壽辰,這位曾參與設計中文拼音方案,被譽為“中文拼音之父”的老人,歷經了世紀滄桑,至今仍筆耕不輟。110歲的周老,有什麼獨特的養生之道呢?

談起自己的長壽之道,周有光先生大致歸納了這麼幾條:

一、多吃素食,少吃葷食,不吃補品。“飲食上,很多葷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類,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但是牛奶和雞蛋都不能多吃。雞蛋一天一個,上下午各喝一杯紅茶。”周先生和夫人都不吃補品,別人送來的補品他又轉送給了親友。遇到有人請客,能推掉的就推掉,不能推掉的也只是吃一點素菜。

二、胸襟要開闊。生活得簡單些。對於文革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周有光很看得開:“我有很多年的失眠症,不容易睡著,‘文革’時期我被下放到農村,我的失眠症卻治好了,—直到現在我都不再失眠。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一周有光夫婦對物質生活要求很簡單,抱著“我不吃虧誰吃虧”的態度與人相處,自然不會與人發生矛盾。劉少奇有句名言“吃小虧,占大便宜”,他笑稱自己是“吃小虧,不占大便宜”。他們穿衣服也簡單,別人送的漂亮衣服沒有機會穿,因為不出門,穿出來也覺得不自由。房間也不要太大的,不好打掃,也影響交流。他們對財產都看得很淡,覺得是身外之物。

三、生活比較有規律。不亂吃東西,不抽煙,不喝酒,喝酒喝點啤酒。有客人來,要敬煙,買了很好的煙,都請客人抽,自己不抽。

四、有一顆好奇心,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早在1988年,周先生就學會了用打字機寫作。過了百歲,年事已高,不再做專門的學問研究了,但周先生對經濟學、語言學新的東西,還是感興趣。周先生還堅持看《參考消息》,看朋友從英國和香港寄來的英文書刊。百歲以後,周先生還著述不斷,每月寫一篇有深度的文章。讀書和寫作可以讓一個人的大腦興奮,減緩衰老。

周有光曾在《周有光百歲口述》一書中總結自己的長壽秘訣:“首先,生活要有規律,規律要科學化;第二,要有涵養,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要能夠‘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據媒體報導,周有光的親屬毛曉園近期透露了老人的身體狀況,“他現在臉色也紅潤起來了,身體也胖起來了,特別神奇的是他的頭上長了好多黑頭發出來,所有人都覺得這是返老還童,沒有人不驚歎110歲老人生命力的頑強。”

“不養生”才是最好的養生

“心得,就是人不要講養生”,談及養生心得時,87歲的老戲骨藍天野認為,人不能每天老琢磨自己身體,越琢磨越壞,別太計較,別太在意,或者說順其自然,別超負荷,還應該有一點鍛煉。即使睡眠不好也不要把它當成負擔,少去負擔糾結這些東西,“科學要講,但是不要整天嘀咕自己的身體狀況。”

“不養生”是年過八十王蒙的養生之道。他的“不養生”其實並不是真的不養生,不過是主張自然、自由、輕鬆地生活,反對因“養生”而把人的生活弄得緊張、呆板、忙碌、謹小慎微;主張人的生活應該自然、自由、放鬆一點,不要過於做作、“雕鑿”。王蒙曾刻過一枚閒章,書曰:“無為而治、逍遙、不設防”,這是對“不養生”三字的注釋。

畫壇“鬼才”年過九十的畫壇鬼才黃永玉笑看“養生”,他曾幽默回應,“抽煙、晚睡、不運動、不吃水果,主要是不考慮養生問題。”黃永玉不避諱談論生死,“我常和朋友們說,我死的時候可得鬧清楚我是不是真的死了,記得撓癢或者拿針戳我一下,否則等到送電爐一燒就來不及了。”

其實,周老的養生之道也可以歸結為“不養生”,就是要順其自然,生活簡單,吃得簡單,心胸開闊。很多老人談養生,談長壽,看起來好像各有各的妙招,其實仔細看看,就可以把長壽老人的“秘訣”歸納為簡單的幾個字:飲食清淡,心境平和,勤於思考,動靜結合。(編輯/黃小龍)

北京醫生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錄入:挖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