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學,1926年出生,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45年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國醫大師。
在任繼學仁心濟世的同時,也踐行了“德是壽之本”的古訓,高尚的醫德,正是這位老人的神之所在。
讀書定神,午休養氣
任繼學不僅外表顯得年輕,而且至今過目成誦,記憶力極佳。一次學術會議,40分鐘的發言他竟然一口氣點出了150本古醫書和作者,語驚四座。會後一個年輕人到圖書館一一查對核實,無半分差錯。所以任繼學有“中醫活字典”的美譽。
任繼學說,看書一是要靜下來,要講究一心一意研究一個問題,二是看書時在書房把身體坐直了,有益於氣血調和、腦子靜養,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真氣從之”,提高了機體的抗病能力。
任繼學認為讀書寫字能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是因為人的七情六欲是許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而讀書寫字可以洗淨纏繞在人們大腦之中的七情六欲。在寧靜的書房中,讀書可以使人擺脫白天工作的紛繁,也擺脫了情和欲的困擾。
他說起為何現在記憶力不減當年,除了堅持讀書學習,勤於動腦之外,還得益於他一個延續了40年的習慣——午休。他每天午飯後都要睡一個午覺。他說,午休就是在“陰陽交換期間,子午線交換,督脈和任脈交換,陰陽相交,陰維陽維,陰蹺陽蹺相交的時候,我養一養”。
因時而動,隨季而食
任繼學堅持運動,並總結出一套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漫步運動。比如,他年輕時愛登山,年年上長白山,而且還跟著藥農一起采藥,很有樂趣。長白山風景宜人,任繼學從開滿鮮花的山腳走到茂密的原始森林,從繁花似錦的夏季走到碩果累累的金秋,一路走出了好心境,也走出了他健康的體魄,更走出了他清醒的大腦。8年時間,他10次上長白山。
春夏秋冬幾番寒暑,任繼學也從漫步運動中體會到了漫步與四季的協調。任繼學說,養生要分季節,比如春三月,此謂發陳,那些原來潛藏的於地下的青草發芽了,樹也發芽了,人體陽氣也開始升發了。他說,此時自己不做劇烈的跑步,都是緩步慢慢走,以不過度勞累為宜,因為跑步勞神傷氣。
晚年,任繼學在他的生活中又新增加了一種養生運動,就是飲食運動,這個運動所指的是他食用的各種食物不是隨菜市場的供應而走,而隨著大自然四季的演變而變化。
酸能疏肝,茶可提神
任繼學說,南方有南方的菜,北方有北方的菜。南北氣候不同,適應蔬菜生長的環境、氣候也不同,故蔬菜吸收的營養不同。所以任繼學認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百菜不如白菜,東北的醃白菜他吃得最順口,所以每年秋天他都要親自動手醃制一大缸。
醃酸菜以前把白菜修乾淨,洗乾淨,用開水燙完,晾涼擱在缸裏,用石頭壓上,等它發酵。任繼學說,酸菜裏有酵母菌,酵母菌能助消化。另外,酸能疏肝,裏面的多種氨基酸對人體都有好處。
任繼學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他喝茶從來都是在晚上8點鐘前後,每天看書看到晚上8點時他就會沏上一杯綠茶,一邊閱讀一邊慢慢啜飲。他說,喝點茶主要是提提神,還有因為你坐的時間長了,一喝茶就得動彈動彈,這就叫動靜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