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事宜》
《孝經緯》曰:“大暑後十五日,斗指坤,為立秋。秋者,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後十五日,斗指申,為處暑,言瀆暑將退,伏而潛處也。律夷則,夷者,傷也;則者,法也,言金氣始肅,萬物於此凋傷,猶被刑戮之法也。”
《晉樂志》:“七月為申,申者,身也,言萬物身體皆成就也。時為龍火西頹。”
《提要》曰:“七月為蘭月。”又曰:“首秋、上秋、蘭秋,肇秋。”
“是月也,天道東北行,作事出行宜向東北,吉。不宜用申日,犯月建,作事不吉。”
《白雲雜忌》曰:“七日取麻勃一升,并人參半升合蒸,氣盡令遍,服一刀圭,令人心地聰明。”
《雲笈七簽》云:“七日曝皮裘,可以避蛀。”
《家塾事親》曰:“七日取角蒿置氈褥書籍中,可以避蠹。”
《法天生意》云:“又可避蛇。收芙蓉葉可以治腫,乾為末,醋調一味敷腫上,可消。”
《常氏日錄》曰:“七月上甲日,採枸杞花,八月上酉日治,服之。”
又云:“立秋日人未起時,汲井水長幼皆少飲之,卻病。”
《法天生意》云:“七日取百合根熟搗,新瓦器盛之,掛於屋內陰乾百日,拔白以此摻之,可生黑髮。”又云:“是日取蜂窠中蜂蛹子一窠,陰乾為末,用蜜調塗,可除面皯。”又云:“七日取螢火十四枚,撚白髮自黑。”
《常氏日抄》云:“七月採蒺莉子,陰乾搗末,食後服,治眼失明。”
《法天生意》曰:“秋三月戊子、己亥、庚子、辛亥,宜煉丹藥,宜入山修道。”
《雲笈七簽》曰:“是月十六日,剪指甲燒灰服之,能滅九蟲三尸。”
又曰:“十一日,取枸杞煎湯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二十三日沐,令髮不白。二十五日沐,令人壽長。”
《千金月令》曰:“七月暑氣將伏,宜食稍涼,以為調攝。法用竹葉一把,梔子二個,切碎,用水熬煎,澄清去渣,用淘粳米磨作泔粉服。”
《神仙餌松實法》:“七月,取松卵中仁,去木皮,搗如膏。每服雞子大一團,日三服。久服身輕,三百日後可行五百里之遠。即各山松卵內小子,過七月即暴出無尋矣。非常食北來大松子也。”
“竹葉粥:中暑者宜用。竹葉一握,山梔一枚,煎湯去渣,下米煮粥,候熟,下鹽花點之。進一二杯即癒。”
“立秋太陽未升,採楸葉熬膏,搽瘡瘍,立愈,名楸葉膏。熬法以葉多方稠。”
又曰:“七月七日採蓮花七分,八月八日採藕根八分,九月九日採蓮實九分,陰乾搗細,煉蜜為丸,服之令人不老。千葉蓮服之,令人羽化。”
又曰:“七日取烏雞血,和三月三日收起之桃花片,為末,塗面,令人瑩白如玉。”
又曰:“取赤小豆,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終歲無病。”
《家塾事親》曰:“七日取蜘蛛一枚著領中,使人不忘。七日取槐角子熟搗成汁,納銅缽中曬成膏,捏為鼠屎大,納肛門內,每日三次,治痔及百瘡,大效。”
又曰:“七日取苦瓠白瓤絞汁一合,以醋一升,古錢七個,和勻,以火煎之,令稀稠得所。點入眼眥中,治眼黑暗。”
又“七日採麻花,五月五日收麻葉,搗作炷圓,灸生瘰癧瘡上百壯,次燒胡桃松脂研敷即癒。”
《法天生意》曰:“七日採麻花,陰乾為末,烏麻油浸,每夜擦上,眉毛脫落者立生。”
“是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拔白,永不再生。”
“七月五日是三會日,宜修迎秋齋。”
《修真指要》:“中元十五日,可修齋謝罪。”
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
“七夕乞巧,使蜘蛛結萬字,造明星酒、同心膾。”
《本草》云:“七月七日採慎火花、苗、葉五兩,鹽三兩,同搗絞汁,治熱毒,并小兒痘疹不出,在皮膚內者,以此汁手蘸摩之,日再即出。丹瘡亦如此法。”
七月事忌
“七月,日時不宜用申,犯月建,百事不利。初八、二十二,忌裁衣交易。”
“初七日勿想惡事。”
《白雲忌》曰:“七月勿食蓴,上有蠲蟲,害人。勿食韭,損目。”
《千金方》曰:“勿食鹿獐,動氣。勿食茱萸,傷神氣。”
孫真人曰:“勿食雁,傷人。勿多食菱肉,動氣。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勿食豬肺,勿多食新薑。”
《法天生意》曰:“立秋後十日,瓜宜少食。”
《月令》云:“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勿多食豬肉,損人神氣。”
《楊公忌》曰:“初一日、二十九日不宜問疾。”
“是月初七為道德臘,十五日為中元,二日戒夫婦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