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變化,但若果過份的消極悲觀,或沉溺於不愉快的心情中,則可能是患了抑鬱症。事實上,抑鬱症或情緒問題並不罕見,長者當中患有抑鬱症的情況尤為嚴重;英國及美國的研究發現,約有一成的長者患有抑鬱症;而生署的長者健康中心為會員所提供的健康檢查亦顯示,有一成會員是有抑鬱傾向或情緒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或輔導;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增進長者的精神健康,減少患上情緒問題的機會呢?以下,是長者健康服務臨床心理學家的一些建議:
精神健康,由你掌握
很多人以為年紀大了,體弱多病,沒有工作和收入,便會沮喪和抑鬱。其實抑鬱症往往與遺傳、生理因素、思考方法甚至生活形態有關。普遍來說,容易抑鬱的人不論年紀、健康、生活條件如何,他們慣性從負面看人、事物,並以偏概全,多獨自回想難過的事,少與人交往溝通,甚少從事喜愛的活動,也缺乏實際積極行動來應付壓力。長期如此,容易鬱鬱寡歡,對於人生各階段的轉變便難以適應。遺傳及一些外在因素雖然難以控制,但你我仍可選擇過健康的精神生活。
克服失眠小貼士
將「睡」與「醒」分開時間、地點進行。日間多活動,別坐打盹,醒了超過半小時即離床,深液才睡不致過早醒,睡前少茶水,減少因夜尿失眠。
事實上,長者健康服務對於促進長者精神健康是十分重視的,各健康中心會為會員作身體及精神健康檢查,以求及早發現有情緒問題而需要幫助的長者,作出適當輔導或轉介;各長者健康中心及外展隊伍,會定期安排精神健康講座,歡迎各長者及其家人、朋友參加,如欲參加健康中心的講座,可致電各健康中心查詢;此外,我們所設的廿四小時電話熱線:21218080,當中也有一些介紹健康精神生活的資訊,歡迎有興趣人士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