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黃芪不僅是補藥更能養生

 

作者:挖草皮搜藏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12-02-2012

        黃芪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味中藥,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味補藥,能治一些虛弱的。其實它在治病的同時,還有著很好的養生的作用。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些黃芪吧:

       黃芪別名:王孫、黃耆、戴糝、戴椹、獨椹、蜀脂、百本、百藥綿、綿黃耆、綿耆、綿芪、箭芪。

       黃芪作為中藥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入氣分,可升可降;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行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

       用於:內傷勞倦,神疲乏力,脾虛泄瀉,肺虛喘嗽,胃虛下垂,久泄脫肛,陰挺,帶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盜汗,水腫,血蓋,癰疽難潰或潰久不斂。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1030g(大劑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劑。

       1.補氣升陽宜炙用;益衛固表、行水消腫、托毒生肌宜生用。

       2.氣虛體弱,倦怠乏力,食少懶言者,宜與人參或黨參相須為用。

       3.若脾虛食少,便溏或泄瀉者,可與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體弱表虛,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虛人易感風邪者,宜與防風、白術同用。

       注意事項:凡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及癰疽初起不宜使用。

       黃芪這藥是一個常用的補氣藥,補而不燥,在中醫界有"十藥九芪"的說法,可見黃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藥之一。黃芪不僅可以用於治療疾病,而且用黃芪補益身體也是很好的選擇。古人在《冷廬醫話》中就有"黃芪粥"的記載。

       方法是:選用優質黃芪30-60克,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去渣後,加入粳米2兩、紅糖少許,繼續煮至粥快熟時,再加入陳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養胃,補益元氣。

       另外還有黃芪煨大棗,黃芪煮黑豆,黃芪燉母雞,則更是補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煥發,體質增強,養顏潤膚,延年益壽。

       現代創造了更多用黃芪作為原料的養生食療菜譜,比如黃芪山藥煲鵝肉,黃芪泥鰍湯,牛肉歸芪湯,芪棗大蝦,桂圓牛肉湯,牛腱北芪黨參湯,歸脾麥片粥,黃芪烏雞湯,杜仲排骨湯,芪參燒活魚,豬肚黃芪湯,黃芪蝦丸,健乳潤膚湯,黃芪鯽魚火鍋,蝦米冬瓜海帶湯,黃芪煲雞等等,大家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