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長壽老中醫的養生之法

 

作者:挖草皮搜藏 整理:四時養生保健網 日期:11-02-2012

         年近百歲的韓百靈教授是我國首批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醫專家。韓百靈教授認為,保持身體機能旺盛不衰,是延年益壽行之有效的一種措施。

今年已98歲高齡的韓百靈教授介紹,每個人在正常情況下都能活到百歲,但往往因飲食不節、起居失常、寒暑之變、情志所傷等原因造成體弱早衰,甚至夭亡。他將自己的養生方法進行了總結。

1、飲食有節:飲食是滋養臟腑的源泉,但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偏食等現象,要寒溫適宜和饑飽適宜。

2、勞逸結合:過勞則傷氣損血;過逸則滯氣澀血。因此平素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氣血充沛、運行無阻而體健身強。

3、注意情緒的調節:如情緒調和,精神振奮,則不致發生情志病變;若積私憤怒,情志失調,則會傷及五臟而患病。

4、注重環境的變換:可以養一些花草、魚等,也可以通過調整房間陳設來調節心情,保持新鮮感。

5、保持思維靈活:人的大腦如同機械,用之才能靈活,久而不用則思維遲鈍。

6、注重眼部的保養:春秋季每日早晚到室外望遠、看近,並在休息時閉目使眼球上下左右轉動,大約10分鐘即可。這有利於氣血充暢而使眼不花。

7、調整呼吸:每天早晨起床後到室外,要深深吸入外界的清氣,緩緩呼出體內的濁氣,約10分鐘為止。這是增強肺的功能活動、防止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8、注意氣候的變化:如寒熱失調、陰陽不和,則產生偏寒偏熱之病,因此要時刻注意寒暑之變。

9、適當運動:工作之餘適當進行肢體活動,有利於氣血運行,使關節滑利而動作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