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超凡脫俗的曲折心路──論“道化教育的層次效應”的建立及意義》

 
 
 
作者: 鄧紅蕾 來源:中國道家 日期:26-12-2008

作者:鄧紅蕾,女,19546月生於武漢,1979──1986年在武漢大學獲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學位,師從蕭萐父、李德永、唐明邦教授。1986年在中南民族大學任教,現為該院教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果說儒家文化及其“儒化教育”曾起過重要的塑造整體人格的作用的話,①則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社會整體性人格塑造的模式愈是設計得精緻完美,愈易受到個體人性要求找回自我、實現自身價值的呼聲的挑戰。也就是說,儒家文化及其儒化教育的極大成功之日,或許亦為其陷入困境之時,而“道化教育層次效應”的建構,恰是走出困境、迎接挑戰的最為重要的互補手段。

 

一、“道化教育層次效應”理論及模式概說

 

  本文所論“道化”之“道”,既指道家思想的精髓,亦指道教教義的核心。所謂“達道合真”、“得道成仙”,實際上是用“道”相容了道家的哲學理想與道教的神仙境界。可見,“道化教育的層次效應”,是指圍繞著“達道合真”“得道成仙”的理想實現所構造的意象、建築、氛圍、參與、暗示、修悟等若干層次,以及由表及裏、由淺入深、超凡脫俗、得道合真的文化效應系統。由於這一結構系統立足於從形而下之修煉向形而上之修悟的遞進與昇華,在結構上便呈現出底寬頂尖的“金字塔”形,故又稱“順金字塔層次效應”,以與“儒化教育層次效應”注重經典意識轉化為世俗意識的自上而下的“逆金字塔層次效應”相區別。

 

  具體而論,道化理想的實現,注重從引人入勝,到引人入“道”,循序漸進地引導著失落的人性能最終尋找到其原初的本位。由於構造的層次有深淺、精粗、表裏、高下之異,故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滿足不同境界的人們程度不等的實現“道化”的不同願望的社會效應。也就是說,“道化教育的層次效應”,既可以最終實現“達道合真”“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也能夠為眾生追求俗世的幸福開闢廣闊的前景。可見,“道化教育的層次效應”(以下簡寫為“道化效應”)的巨大魅力正在於它兼顧了成就神仙偉業的最大願望與滿足存我全性的基本要求之多維的文化價值。因此,從性質上說,“道化效應”可劃分為“前效應”、“泛化效應”、“精化效應”與“頂峰效應”之四大類,以此揭示“道化”時間之先後與程度之深淺,即邏輯進程的發展規律。

 

()“前效應”層次

 

1、源於民間傳說的“意象效應”層次

 

  這是“道化前效應”的第一個環節。

 

如前所述,所謂“道化”,既可指道家的返樸歸真的理想化,也可指道教的長生不死的神仙化。由於神仙即為得“道”之人,而得“道”又以返樸歸真為重要標誌,所以,“道化”在道家與道教那裏首先是通過“道教仙話”達到了統一。正是由於“道教仙話”所構造的“神鬼人”的三維時空,才從觀念上展示了“道化”的“意象”,而成為“道化前效應”的第一個環節。

 

  在“道教仙話”中,講述了許多神人、真人長生不死、得道成仙的故事。這些神人、真人一般都實有其人,依照其修煉的程度和所達到的境界而劃分出上、中、下三品。概括起來,這些神人、真人所以能長生不死,主要是通過四種途徑而實現的:或興齋重醮以虔誠通道,或烹煉丹藥以延年益壽,或修煉身心以永享天年,或錘煉精氣神以悟“道”合真,從而形成符籙派、丹鼎派之各路神仙。他們有名有姓,本領非凡。既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也能驅妖鎮邪,為民除害,本身又能長生不死,永享天年,所以很自然地就成為了塵世之眾生理想化的崇拜對象乃至真心信奉的宗教偶像。也就是說,神仙世界是順應俗世眾生追求幸福、自由、永生、至樂的心理與俗願而建立起來的“意象”。

 

  為了使這種“意象”能最大限度地深入人心,“道化前效應”注意發揮了輻射滲透的功能:或將“道教仙話”與廣泛流傳於民間的神話傳說結合起來,以加速神仙意象的世俗化、平民化的推廣與普及;或將“道教仙話”賦予文學藝術的形式,在戲曲、詩歌、小說等藝術形式中貫穿著神仙意象,以此傳播、渲染著強烈的通道資訊:欲擺脫現實的苦難或惡魔鬼怪的侵擾與傷害,就必須修煉成仙;欲成仙須得“道”;欲得“道”,就必須依靠有道之士指點迷津;欲尋有道之士,非至洞天福地或宮觀殿堂不可,因為有道之士即是或正在成為與“神仙”溝通的人;而與“神”溝通,定有不同凡俗之場所,由此,“道化效應”由“意象”就自然過渡到迎神候仙的“建築效應層次”。

 

2、洞天福地與宮觀殿堂的“建築效應”層次

 

  通過“道教仙話”形成的“意象”系統,固然對人具有強烈的震撼力,但畢竟太虛無渺茫了,因此,從“虛”過渡到“實”,是邏輯發展的必然。

 

按照道家的理論,“道”是產生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的一切“實”之本源,所以,“道”既是無形無象的,又是無處不在的。道家道教遵從這一理論,通過對方士、古神仙家關於神仙世界的傳說的改造,在道經中構建了一個“道造萬物”與“萬物有靈論”,為“道化效應”的發揮提供了“人間仙境化”、“仙境人間化”的“建築效應”,使道家本體論與道教神仙信仰再次實現了統一。

 

  所謂“人間仙境化”,是指道經關於十洲三島、洞天福地的描述,實際上,這些“仙境”本身就是人間的名山大川,因其風景優美,環境獨特,如詩如畫,得確易使人產生此乃神仙生息之場所,因此有仙即靈的聯想。又由於它們畢竟就真實地在人間存在著,可視、可感、可及,因而就大大增強了“得道成仙”的真實感與成功之信念,大大縮小了神與人的距離。

 

  所謂“仙境人間化”,是指將道經關於上有天帝天庭、下有閻王地府、且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以及聖境四天之總計三十六天的尊卑等級結構,通過人間的道觀道宮體現出來。人們借宮觀之地,對神仙世界產生了深深的景仰,並由此而感受到“道”的浩大與力量的無窮。這種將道家理想與道教信仰予以辯證結合的大膽構思,充分發揮了“道化效應”的建築效應。

 

  顯然,“道化的建築效應”讓人相信人間有仙人與仙境,因而得道成仙、長生久視並非虛無縹緲;相信上天有天堂神仙,因此祈禳醮儀符籙大有必要,這樣,“道化”就由建築效應進入到齋醮誦吟的“氛圍”效應。

 

3、齋醮誦吟的“氛圍效應”層次

 

  通過齋醮誦吟形成“氛圍”,是“道化效應”的又一重要體現。

 

  一般來說,齋醮儀式除在宮觀內舉行外,更多的是以民間習俗的形式對廣大民眾的生活起著潛移默化、移風易俗的重要影響作用,通過齋醮活動,一方面表示對神靈的崇敬與信奉,同時也在這諸如此類的種種宗教儀式的氛圍中,接受著“道化”的教育。這是“氛圍效應”的第一層含義。

 

  “氛圍效應”的第二層含義是指這種“道化”教育的“音響”效果對人所具有的浸染、強化、引人入道的作用或意義。由於主持醮齋等活動的均為精通道經、能言善辯、能歌會舞的道士,其佈道的環境一般都是星燈閃爍,煙霧繚繞,瑞氣浮升,鍾磬齊奏,笙竽和鳴,即祥和、清淨、神聖而又生動,且全過程都貫穿著道教的音樂,形成“道”無所不在、入“道”的意境無比美妙的氛圍,令受教者如聞仙樂,如臨仙境,心無雜念,沉浸其中,一心向道,存想思神,飄飄欲仙,進入最佳的受道狀態——受教者在佈道的氛圍中發現了自己的激動,並由此而引發出受教與佈道之間情感上的共鳴,此時佈道,自然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道化”效果。加上,這種依照統一的經典所舉行的儀式,又注意採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及音樂曲調的特殊形式,從而更加貼進受道主體的欣賞習慣與認知水準,在擴大、強化“道化”的廣度與深度,即促進其經典化與世俗化的結合上,實現了“道化效應”的形而上之理想追求與廣大信眾的形而下之認同響應的辯證統一,使達道合真的道家思想境界在祈仙求福的道教宗教儀式中充分展示其風采。

 

顯然,經過這樣濃厚的“道化”氛圍的浸洗後,必然促使潛心通道者變“旁觀者”為“參與者”,即修道人,以此結束“前效應”階段,而進入“泛化效應”階段,即轉入虔誠信奉的“參與效應”層次。

 

()“泛化效應”層次

 

4、虔誠信奉的“參與效應”層次

 

  如果將上述三個層次視為“道化效應”的“前效應”階段的話,那麼經過這種“前效應”的導引、浸染,必然使心中早已渴望修道成仙的那部分“旁觀者”毫不猶豫地邁出修行的第一步,即從旁觀者轉變為修行者,從“氛圍”的薰陶中開始了虔誠的信奉。

 

  所謂虔誠信奉,即指對神仙之道由想往而堅定地信仰。由於人我山高,是非海闊,紅塵滾滾,俗世重重,這種信仰非立志脫胎換骨而難以實現,在此意義上可以說,接受戒律是學道的第一要義。

 

  概括起來,戒律一般是由道誡發展而來的,而道誡,即為“道君”對人所降的勸誡、警告,以此規範人心,克制惡欲,以“他律”的形式,達到收斂身心、懲惡積善的目的。

 

  雖然戒律的種類很多,但道教主張隨緣受戒,因人品高下受戒。對上品之人而言,一生行善,無以可戒;而下品之人,惡欲太重,戒亦無效;惟可上可下的中品之人才是最適於受戒的群體。由於中品的人數在任何時空條件下總是較之上品之善與下品之惡來要多得多,所以信奉者就具有了“泛化”的意義。至於戒律是否在其中能發揮效力,或發揮效力的大小如何,則取決於信奉者的虔誠程度。也就是說,能否儘快變“他律”為“自律”,是能否順利由中品向上品提升的關鍵。因為,“他律”就其深度而言,只具有“泛化”的意義,而“自律”則意味著主體已自覺地變外在的命令為內在的自覺行動,即在“他律”命令下形成的習慣,已經變成了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然”,惟此,才稱得上“虔誠”,才有望登堂入室,即從眾多的中品信眾中脫穎而出,而進入“道化效應”的一個新的更高層次——從對戒律的信奉轉為對經典的鑽研。

 

()“精化效應”層次

 

5、口傳心授的“暗示效應”層次

 

  如前所言,對戒律的信奉達到虔誠程度者有可能進入“道化效應”的更高層次,但這並不等於說,欲進入更高層次,就只須停留於對戒律的信奉上,因為,不受戒無緣登仙,講的只是第一步或初始的功夫,或者說是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僅具有“泛化”的意義。因為戒律作為信奉對象,其價值與意義畢竟是以“他律”為主要內容的,而“他律”所發揮的效力只能是外在的、短暫的、有條件限制的,即缺乏內在動力的。所以,從“泛化效應”走向“精化效應”,是“道化效應”邏輯發展的必然。這一邏輯的進程,正是通過“他律”向“自律”的過渡而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說,信奉物件從“泛化”向“精化”的提煉,從而經典化、理論化,即形而上學化,是“道化效應”進入“精化”層次的重要標誌。因此,以什麼作為信奉對象?如何確定“至尊”的信奉物件?便成了區別“泛化效應”與“精化效應”的分水嶺。

 

  筆者認為,作為“精化效應”層次的“至尊”的信奉物件,至少應該是,既能體現“道化”的最高理想追求,本身又具有形而上的特性,且能暗示著通往理想的基本途徑與方法的道家經典;而《道德經》正是融此三大特性於一體的典範。其中,其理想性與形而上學性又是通過對認識物件“道”的內涵的揭示、及其達道途徑的暗示而體現出來的,具有高超的思辨特色。

 

  在《道德經》中,“道”是最基本的,也是第一位的範疇,它是道家思想的最高認識物件,也是道教的最高信奉物件。可見,“道”是道家與道教的共同的最高追求。由於“道”是萬物之本根,所以萬物尤其是人在本質上應該是可以歸根複命,理悟其“道”的;但又由於“道”既為萬物之“母”,在邏輯上就不會與其“子”在物質存在形態上絕對等同。也就是說,萬物以有形有聲有色有味為其基本的存在形態,而“道”則以抽象性、超越性,即無形無聲無色無味為其存在形式,因此,“道”雖無處不在,學人卻不可憑感官或世俗的方式去把握它,而必須反其俗道而行之,以“絕學”與“不言之教”的獨特方式,去逐漸接近其“道”。

 

  所謂“絕學”,是指通過“心齋”、“坐忘”、“存思”、“內視”等方式,去摒棄已有知識體系的影響或痕跡,從而有效地體悟大道的學習方式。由於“道”是“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搏之而弗得”的超感官的存在,因此,學道或入道,只能是在對日常感知世界或日常認識經驗以及習慣的思維方式絕棄超越而後通過個體的深刻體悟而成。也就是說,只能放棄世俗的為學方式,才能成就“為道”的學問,故稱為“絕學”。

 

  所謂“不言之教”,是指不執著於語言文字,而採用暗示、轉語等,以啟迪、開發學生的悟性為主要目的的教化方式。這是因為大道無形無象,無法言,也不可言,一言即離“意”;但鑒於“道”這一認識物件和信奉客體的神秘性、虛無性、不可感知性,學人不接受師者的教化,就無法入“道”的事實,又必須“教”,這就構成了不可言與必須教的一對矛盾。為解決這對矛盾,道家道教主張應針對不同物件,通過建構“經”與“術”的中轉環節,兼用“口傳”與“心授”的方法,為過“河”提供船筏,為入門提供階梯,為達意提供“快捷方式”。也就是說,學道之人首先可以通過可讀、可行的“經”與“術”的指點,而後再進入初始的修煉,最終才可能進入“道”的境界。可以說,“經術”與“道”的關係異常密切:缺乏前者的指點,進入後者幾乎沒有希望;但二者畢竟又有本末、體用、形上形下之別,因此,拘泥於前者而不能超越之,也同樣難以進入後者的世界。因此,在如何對待、理解傳授的經典上,“道化效應”的層次發生了重大的分化,並因此而派生出高下精粗的不同學派,以及世俗化與官方化、廟堂派與精英派的分野,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對峙。一方面,大部分的道眾只能停留於經典化、理論化即形而上的週邊,重複進行“道化”的最基礎、最初始的“實踐”,而無意或不可望“深造”;另一方面,極少數的“精英道眾”必然以高超的悟性,通過刻苦修煉,超越“經術”而進入“道化”的修悟層次,有望回歸“本我”,於是,一批相容道家的哲理性與道教的實踐性的道教學者,及其所創立的由形下向形上不斷昇華的道化修悟實踐模式、修悟理論便應運而生,實現了“道化效應”的第二次質的飛躍,由此進入到修煉身心的“體悟效應”層次。

 

6、 修煉身心的“體悟效應”層次

 

  由上可知,“暗示效應”的大小,取決於受道信眾悟性的有無,因此,由於悟性的低下或基本喪失,大多數的信眾只能“原地踏步”,惟少數、甚至極少數的精英分子才有望進入更高層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悟性的有無、高下之別,是先天就形成而無法改變的事實呢?回答顯然是否定的。

 

所謂悟性,用道家道教的語言表述,就是指人人心中本有的“真種子”或“靈性”或“類的本源”,這是為任何“本我”都擁有的“本然”。只是由於人類不可能永遠停留於此,而是會不斷發展進化,即不斷突破“類的本源”而獲得新質,因此,人類進化的層次愈高,離開其本源愈遠。也就是說,先天的靈性或悟性,為後天凡俗的環境所浸染而逐漸被埋沒、吞噬、甚至喪失。因此,悟性是否能覺醒或重現,取決於是否能超凡脫俗,而欲超凡脫俗,非進行一番刻苦修煉不可。因為,在“真我”的週邊,凡俗早已形成“殼罩”、桎梏,從而以一種“已然”之“假我”營造了世界的虛幻氛圍。也就是說,“已然”之“假我”對“本然”之“真我”的淹沒,造成了思想認識的僵化,從而局限于僵化的現實,只注意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放棄了對於美好未來的、具有永恆價值的東西之追求,以至於使悟性的發現與回歸變得十分的艱難,惟大智大勇者經過一番脫胎換骨的修煉,才可望引發生命內在資源,使本心重現光明,收到“體悟效應”。而作為“生命內在資源”之一的“潛意識”的“復活”,便是有效進入“體悟”狀態的重要前提。

 

潛意識可分為先天遺傳性潛意識和後天獲得性潛意識兩類。②先天遺傳性潛意識又可稱作“集體無意識”,它並非由個人後天獲得,而是由遺傳所保留下來的普遍性精神機能,也就是說,它是由遺傳的腦結構所產生的民族的、社會的、群體實踐的歷史積澱,因此是歷史的、人性的、共通性的心理基礎。後天獲得性潛意識,是指個人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積澱下來的無意識。由於人的感覺器官從童年開始就在攝取大量的外界資訊,但由於時間的推移,這些豐富的外界資訊常常會被暫時遺忘,其中大多數將處在注意的閾下而沉澱為潛意識,雖然在生活中被遺忘、被壓抑,卻能在閾下被感知、被想到、被感受,所以,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喚醒,這兩種形式的潛意識都會默默地起作用,共同幫助認識主體迅速進入到最佳的認知狀態,從而形成理想的“體悟效應”。可見,“體悟效應”的形成,以潛意識的相助為前提,而潛意識的覺醒又必須以接受外界的刺激為條件。

 

  因此,“體悟效應”包括前期準備、醞釀階段,即修煉階段,與後期徹悟即復蘇階段兩大部分。體悟前階段以“有為”為特徵,體悟後階段以“無為”為內容,此謂“始於有作”“終於無為”。

 

  之所以要“始於有作”,是因為凡俗的重圍,“已然”的定勢,決定了修煉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須經歷由體外到體內、由身體到精神的不斷探究、層層深化的複雜過程。從身外之物的外丹修煉,到煉精氣神的內丹烹養,每一環節不僅需要修煉主體投入全部的精力,具有堅定的信念,全神貫注,一絲不苟,而且在邏輯上顯現出由外到內、由表及裏、去偽存真的逐漸深化的發展規律。況且,欲辟開“俗罩”、砸碎“凡殼”,就必須拿出降龍伏虎的幹勁,經過對“假我”脫胎換骨的改造,才可能令“真我”顯露本色。顯然,無論是“降龍伏虎”,還是“脫胎換骨”,表現的正是一種為顯露本色而積極有為的修煉狀態。而要使這顯現的“本然”能長期保存下來,作為體悟的先決條件或契機的話,更須時時警惕,處處小心,做到令“外境”勿入,以免擾亂了“真我”之“本然”;使“內境”勿出,以保真保全保本,從而在世而不入俗,出塵而不離塵,以“有為”之舉,跳出人我海、跨過是非山,掃清道路上的層層障礙,直至一塵不染、一絲不掛、自然而然,惟此,一個心如明鏡、大放光明的嶄新境界才會隨之展現,大徹大悟的“體悟效應”亦立等形成:人的潛智潛能一經被發掘出來後,生命個體就能迅速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掙脫塵俗中“類的共同性”的約束,超越語言文字的限制,而直達經典理論之本意,“假我”的光環瞬間消失在“真我”的徹悟之中,在自然而然中回復到接近“本然”的最佳狀態,以“終於無為”而完成了“道化”的第三次質的飛躍,直達“頂峰效應”層面。

 

(四)“頂峰效應”層次

 

7、得道成仙的“神仙效應”層次

 

  如上所言,經過對整體人格的層層剝離,通過擯棄“已然”,喚醒“未然”,即進行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才可望體悟到言象背後的真意;而欲進一步尋找到“本然”或“自然”,即回復到生命個體的本位,則還須超越人神的對峙,以“無分別智”進入到與“道”合一、人神圓通的“悟”的最高境界。

 

  由於生命個體為學日甚,則為道日損,離開其本源愈遠,“類的共通性”的約束愈重,即生命的異化程度愈嚴重。因此,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呈現的必然是一個層層深化、步步遞進、直至融通無礙、融合為一的態勢。在這個意義上,掙脫“類的共通性”的約束,實現既定群體關係的超越,乃至衝破語言文字的限制,體悟聖賢之真意,並不是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之終結,而應視為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體悟者與被體悟對象在這裏仍舊還是分離的,被體悟物件也並非具有終極的意義——聖賢經典或著作只是聖賢通過個體實踐而體悟天道的結果,雖貼進天道,卻不能等同于天道;而且,作為對天道的聖賢化的特殊體悟,對一般信眾就只能起到隔霧觀花的一般性的誘導作用。要真正體悟大道之真諦,就必須經過個體自身的獨特的修煉實踐。這是因為,只有在個體生命的親身體驗中,主客體對立的格局才能被打破,體悟者與被體悟對象才能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在進行了情意綿綿的精神交流後,才能對大道的某種潛在的暗示心心相印,才能激發出對“道”的無限新的想像,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大道之真諦,從而經由批判地反省,去棄諸文化意義強加的一切東西,並提煉出一種純粹的精神洞察力,直接把握到大道這一最高的智慧,此時,個體(體悟者)與“道”(被體悟物件)之間的毫無間隔的交流、對話而後所體悟出的“意”,才可能具有終極意義的價值,至此,現實世界與“道”才實現了溝通,而俗人在與“道”溝通的修煉中才成為了超凡脫俗而又長生的“至人”“真人”或“神人”,“神仙效應”最終才得以實現:得“道”之人即為神仙,人神、“道”我圓通為一,生命個體終於回到了邏輯的起點,“本然”的“真我”實現了返樸歸真的終極理想追求。

 

二、“道化效應”的理論總結

 

  當我們對上述七個層次的效應進行反思時,不難發現:

 

  其一,“道化效應”遵循“反者道之動”的規律。

 

  “道化效應”以追求“自然”為其終極理想,“自然”是指個性發展的本然狀態,因此,人性“自然”與人性“異化”便形成對峙,構成矛盾著的相反之兩端。“道化效應”層次正是基於人性異化的“已然”的事實,從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的視角而建構的。由於“異化”呈現出多層次性的特色,如,由“類的共通性”的約束而產生的整體人格對個體人格的壓抑,語言文字對體悟“真意”的局限,聖賢經典對“道我合一”的隔離,等,因此,“道化層次效應”建構了相應的“泛化效應”層次以擺脫“類的共通性”的約束、“精化效應”層次以沖決語言文字的限制、“高峰效應”層次以超越聖賢經典的束縛,通過對人性異化狀態的層層剝落、捨棄、超邁,即作逆向運動,而達致人性“本然”的複歸。這一過程的逐層深化,由表及裏,在結構上便呈現出底寬頂尖的態勢,非常形象地揭示出人性異化逆向運動的形下向形上的遞進規律,以及人性複歸的複雜的心路與曲折的經歷,展示了“反者道之動”的客觀發展規律。www.taoismcn.com

 

  其二,“道化效應”以“弱者道之用”為基本手段。

 

  由於“道化效應”的實現不可能一次完成,而必須經歷層層遞進,因此,每一新的層次的建構,都是對前此層次的超邁和進步,也是向“自然”的接近,還是對異化人性的叛逆,可見,為達致“自然”的終極追求,就必須順乎自然的規律。一方面,必須遵循“反者道之動”的客觀規律,以積極有為之舉,通過相反而相成,以“始於有作”“終於無為”,實現“泛化效應”向“精化效應”乃至“頂峰效應”的轉承、過渡與最終完成。另一方面,更需要以守柔、無為的手段,鞏固已有的“成果”,推進量變向質變的自然遞進,避免人性異化的悲劇的重演。因此,從總體上看,“道化層次效應”是通過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而達致人性“本然”的理想境界的;而從局部上看,每一層次的構建,則均立足於“本然”人性的覺醒、煥發與複歸的不斷累積。也就是說,異化的人性每經過一個層次的洗禮,就將呈現出一種新穎、進化的樣式,從而使“異化”形成的龐大而堅固的外殼,在“層次效應”的遞進中日益潰爛、分化,直至由厚至薄,由面到點,一層層剝落,一步步削減。可見,“已然”的日減與“本然”的日增辯證地統一於“道化效應”的層次之中,在向相反方向的逆向運動的全過程的每一階段上,都激發出“本然”人性的某一層面的特性,整體的“反”是由部分的“順”的累積而實現的,而“順”的本質特徵,就是指順其自然,即以無為、守柔為手段,這些又統稱為“弱”。所以,“弱者”,不僅是實現“反者”的重要手段,也是維持“反者”的基本條件。每一後此層次相對前此層次而言,不僅意味著人性異化逆向運動的深化,也標誌著人性複歸程度的加深。而無論是人性的每一層復蘇或回歸,還是“異化”的逐層削弱或淡化,都離不開“弱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欲引人入“道”,就必須順其自然,喚起人們向“道”的本心。欲鞏固已有的進步,就必須輔之以守柔、無為,防止物極必反的轉機的再度出現而使前功盡棄。欲掙脫“異化”的束縛,更需要借助柔弱、無為的“本色”,去沖淡“假我”的虛幻,而使“真我”重現。在此意義上,我們說,“道化效應”的每一層次的發揮均離不開“弱者”之作用。

 

  其三,“道化效應”正是在對“已然”的逆向追求中實現其“本然”的理想的。

 

  在倫理學中,任何一種“理想”,一般都採取了“應然”的形式,以與“實然”相對應。“應然”與“實然”二者雖存在著差異,但差異似乎只有量的區別,所以,從“實然”到“應然”是同向直線式運動。而“道化效應”則不然,不僅在形式上,“已然”取代了“實然”,“本然”代替了“應然”,而且在實質內容上,“已然”與“本然”其性質還是絕對相反的。因此,只有作“已然”的逆向運動,才可能進入“本然”的理想狀態。這裏,“本然”即指事物的本然狀態,也指事物的終極追求,邏輯的起點與終點是一致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本然”經過世俗的改造而成為“已然”,“本我”開始走向了“假我”,從而“本然”逐漸“異化”而失去其真實的意義。因此,要重新發現“本然”、“真我”的價值,就只能對“已然”的“假我”作逆向追求,即反其道而行之,而不是作同向的累進性運動,因為,同向運動愈深入,“已然”離“本然”則愈遠;逆向運動愈發展,“本然”才會逐漸取代“已然”而最終複歸。正是基於這一思路,“道化效應”才相應建構了“意象”、“建築”、“氛圍”的“前效應”層次,從外部的宣導入手,以引人入“道”;然後又建構了“參與”的“泛化效應”層次,以“他律”的形式去促進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的啟動;再經過建構“暗示”、“修悟”的“精化效應”層次,推動“他律”向“自律”的過渡,和由外物的修煉、身體的修煉直至精神的修煉的昇華,以加速人性異化的逆向運動的深入發展。最後建構的“神仙效應”,則標誌著“本然”最終複歸的“高峰效應”的到來和人性異化逆向運動的終結。可見,“道化理想”的實現,採取了一種與世俗截然相反的方式,才收到了人性複歸的獨特效果。

 

  其四,“道化效應”經歷了排除顯意識、挖掘潛意識、開發元意識的認識發展過程。

 

  “道”作為“道化效應”的最高認識物件,是事物的“本然”之代名詞。由於世俗的“已然”的存在,這種“本然”只能作為“未然”而有待挖掘與開發,因此,得“道”或“與道合真”的過程,與世俗認識事物的過程必然相反。也就是說,“得道”或“合真”不僅不能靠“已然”的知識體系的學習、累積去完成,反之,還必須是在徹底清除了“已然”的知識體系所編織的“顯意識”的一切影響之後才具有可能,這是因為,世俗的“已然”淹沒了人性的“本然”,從而引導人們作與“道化”的理想恰恰相反的追求,並由此而形成了牢固而明確的世俗意識,這種世俗意識日積月累逐漸佔據了人們的心靈而成為顯意識,反過來又用以指導人們的世俗生活實踐,於是,元意識被顯意識埋沒得無影無蹤,達道合真的可能日趨渺茫。要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的狀況,只能調動潛意識的巨大能量,即挖掘人內在的、被暫時埋沒了的認識的潛能,去排除顯意識的干擾與影響,最終使元意識得以開發,而達到與道合一的理想境界。正是基於這一認識,“道化效應”才構造了一個逐層削減世俗影響、不斷縮小世俗範圍,而一步一步接近本真的“金字塔層次效應”。“金字塔”的由面向點的收縮的造型,正是人們的認識不斷排除世俗顯意識,逐漸淨化潛意識,最終接近元意識的發展圖景的寫照,作為道家、道教實現其最高理想的“層次效應”結構模型,它揭示了由人到神、由俗至雅的曲折的心路,顯示了高超的思辨特色,從而在與由雅至俗、由神到人的“儒化教育的層次效應”模型形成對峙的同時,又為傳統的中國民眾提供了另一向度的理想選擇模式。

注釋:

 

①參見拙文“儒化教育的‘層次效應’理論及其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199410期;

 

②參見劉再複著《性格組合論》,第327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7月版。

 
站長推薦  
女人到了三十是否還美麗...
男孩最好別用薰衣草沐浴
十種常見食物令你更健康
乾隆皇帝的長壽秘訣
湖北百歲老人吃什麼
番茄能夠幫助男人增加精...
蘋果保護前列腺
按摩腳心能祛除百病
氣血充盈 .才能做美女
熬夜女人護膚專業Tips
美國研究:彩色唇膏可致...
百病生於氣的論點
神仙服食天門冬養生法
發現綠茶的功效
養顏抗衰老---黃耳舞茸菇...
產後調養——生化湯
神仙保健粥
神仙延壽酒
九大堅果營養禁忌錄
房室養生-房中節度



Copyright (C) 2008 四時養生保健網
為獲得最佳效果,請採用 Internet Explorer 5.0 及 Netscape Navigator 4.7 或以上瀏覽器,並以1024x768之解析度瀏覽。

聯絡站長|關于本站|網站地圖|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