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首頁

春季養生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男人養生 女人養生 中年養生 老年養生 房室養生 名人養生 道經養生
湯水保健 粥類保健 產後保健 小兒保健 妊娠保健 齋廚保健 藥膳保健 按摩保健 氣功保健 功夫保健 藥酒保健

《道德經與實現人生完美》

 
 
 
作者: 未知 來源:中國道家 日期:18-11-2008

《道德經》與實現人生完美

于悠然

 

  《公民道德建設綱要》中寫道:“要積極開發優秀民族道德教育資源。”作為中華民族道德經典的最優秀的代表——《道德經》,是“道”的具體化,她從人與萬物的本源——“道”上闡述了道德的規律,指出萬物本源“道”的行為特點就是人類應效法的的道德法則。並且告訴人們,作為“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問題可以求“道”來解決,具體方法就是讓人的思想順“道”而行,用道性換掉人性,這個過程就叫修道。當人的思想符合了“道”時,人生就會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功,實現人生的完美。

一、主觀符合客觀——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是講“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說明“道”是不斷變化的。道大無邊無際,浩瀚無比,又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一會兒是這個樣子,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要給它取個名,就是叫“道”這個名字可以,不叫這個名字,叫另外一個名字也可以,說到根本,是“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由於本源的“道”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連名字都可以變化),所以它產生的天、地、人、萬物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人要適應這種變化,即主觀要符合客觀,因此人就有了主觀與客觀的問題,人的行為也因此分為兩種:有為與無為。主觀上自以為是,不考慮客觀變化,這就是有為。主觀上沒有個人想法,而是隨客觀的變化而變化,即順應自然而為之,這就是無為。做到無為了,就能無不為。那麼,人是否就能做到無為呢?不能。

  人是萬物之靈,本來也是客觀“道”產生的,但是人生來是不符合“道”的,為什麼呢?因為人是個矛盾混合體,其中有私心欲望,萬物之靈的這個“靈”被私心欲望所限制,並不“靈驗”,不能適應“道”的變化。具體表現就是主觀意識裏總有個人的一些不自然的東西與客觀不相符合。怎麼辦呢?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幫助人去掉不自然的東西,使人符合客觀,使客觀支配主觀,這樣人生坎坷就少,“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會變得順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種人生,“萬事如意修道人”。

  那麼,修道怎麼修呢?就是守靜背誦《道德經》。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欲望,才能守靜,這樣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和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樂觀自在地處事為人,而達到“無不為”。

二、道性換人性,利益最大化

  人生離不開利益,那《道德經》是怎樣看待利益的獲取呢?

  經濟學理論認同這樣一個原則:人是理性的,人人都會在約束條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這本身是符合自然的,即符合“道”的。因為“道”的行為特徵就是以最小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利益,這只要研究一下各種生物體的內在設計和它們的代謝運行及生物圈的分佈就會發現,這種現象比比皆是。但人對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解常常是欲望與爭鬥,這就是人身上最典型的不符合“道”的特徵,即有為的特徵,這在《道德經》的修道體系裏叫“人道”(也叫“人性”)。“反者,道之動”。“道性”就正好相反,是去欲、處下和不爭,曰“不爭而善勝”。因為人生來就是帶著一大堆潛能來到這個世界,潛能發揮的程度深淺決定著生命的品質高低。這些潛能是自然賦予的,人只有符合自然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潛能,同時也就能獲得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而符合自然就要消除欲望,就要修德,提高道德水準,所以說提升“道德”是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行徑。

下面就結合《道德經》具體地談一談。

三、成功之道

  修道是求“道”來塑造人的成功秉性的過程。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修道就是調“道”的能量來刻畫自己的內心世界,用道性換掉人性,從而使人的思維和言行與客觀世界相符合。

下面就專門地談一談符合“道”的思維與行為有哪些。

  1、“道”的行為就是堅強不屈

  “道常無為,而無以為。”“道”平時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說明“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為“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說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必須拿出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修道就是求“道”幫助自己,使自己符合“道”的品質。

  2、甘願付出,不求回報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萬物生長並不爭功,它處於眾人都不願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為什麼處在眾人都不願去地方還最接近大道呢?因為水本來是乾淨純潔的,但為了淨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濁,最後還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視。所以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最後還落到人人都不願去、受輕視的地方,這種“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質,這種品質在《道德經》裏也叫“柔弱”,即永遠把自己個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強大的地方,《道德經》寫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用它去攻擊最堅強的,沒有不勝的。在克服困難時,水又變成最堅強的。《道德經》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與頑強來形容“道”的特性。我們人總是強調人要無私奉獻,無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量要強大。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源于萬物本源的“道”的特性。為什麼那些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會散發出蓬勃朝氣和無窮力量呢?因為他的精神狀態符合了萬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須把“道”的特性(道性)變成自己內在的品質,永遠銘記要讓自己物超所值,永遠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這樣人永遠就不會離成功太遠。

  3、用行動決定人生

  “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說話這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行動,大量的行動!大量的行動雖然預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絕會比別人多,但同時也預示著你成功的機會也會比別人多。“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勝過別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自己戰勝自己才是強有力的人。所以在“道”看來,並不是比別人強的人就是強者,而是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而自己戰勝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處其實,不居其其華。”意思是,把它放在實實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於說些好聽的話。所以“道”的行為就是以行動來說話的,那麼人要想成功,也應牢記行動才是成功的保障。

  4、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大自然的雄偉與壯美,起源於其基本程式永恆不變地在每一細微之處的成功運作。“道無空虛點”,它的意思是,“道”做事是沒有空虛之處的,也就是在任何細微之處都能做到完美無缺。

  在任何一個細節上都體現出了精確、高效、協作與完美的極致,這就是大道的“德”,即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德。“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意思是,任何孔隙中容納的德,唯有大道才能做得到。例如生命體的每一個細胞,是生命最基本的單元,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可是在這麼小的區域內卻可以同時進行約2000個化學反應,各個反應之間互不串位,且與整個身體的運行要求密切配合,所以說,做好了每一個細胞內的細微小事,才有生命運轉的壯觀大事。同樣地,一個人的品質最容易從瑣碎的小事上反映出來。“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困難之事,必須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聖人始終不做大事(只做好各種小事),故能夠做成大事。所以人生要想成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是大忌,必須養成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無論思想上,還是生活上的細瑣小事)的良好習慣。

  5、人生極其重要的妙著——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人一生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麼《道德經》裏是怎麼說得呢?

  “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意思是,比我們善良的人,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老師。而面對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若不重視這些事情,不愛惜這些知識(若不重視與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雖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實際是極大有迷惑,這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妙著。

  有句話很有名,叫:成長容易,成熟難。達到處事能力嫺熟是很不容易的。而這個能力的獲得恰恰不取決於你與善人的相處當中,而在於在讓你不喜歡的、不舒服的、所謂不那麼善的人當中培養出來的。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全面地考慮你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個能力才是人際關係能力的根本。若不重視這些事情,不愛惜這方面的知識,即使你知道得再多,知識再淵博,從“道”的角度上看,也是極大的迷惑。所以重視人際關係能力的培養,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妙著。

那麼這個能力的培養從哪里開始呢?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

  如果我們能坦然地面對自己,就會發現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愛。你在街上遇到的每一位路人、曾經走進你辦公室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愛的接納——有些人甚至為此做出瘋狂的舉動。

為什麼?因為只有愛才會使人感到活得有意義!不管善人、還是惡人,都是共同地渴望著得到愛與尊重的。

  所以要做一個成功人,首要的要學會愛別人,學會關注別人身上的優點,而少看別人的缺點。你學會了愛人,你也就能得到了更多的人的愛,這樣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變得無限寬闊。

  所以人際關係的首要是什麼?就是學會愛人。不論善良的人,還是不善良的人,我們都要善待他們,並且是發自內心地善待他們。而且特別要注意在與不善人的相處過程中去培養自己的“善德”。“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意思是,對待不善之人,你有何理由拋棄他們呢?即不能拋棄人家,同樣要以“善德”待之,“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所以聖人,以無為來處理一切事情,以身體力行來教人。這就是《道德經》教導我們的處世關鍵之所在,這個環節解決了,那麼你的人際關係能力之門也就打通了(即讓內心清靜的能力),這是《道德經》告訴我們的人生妙著啊。

  再說一點,“學會愛別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學會關注別人的自我。人都有喜歡突出自己個人觀點的偏好,但這是人性的誤區。如果你總是試圖想讓人認為你才是世上最好的,都來關注你,那你難以成功。“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意思是,自認為不錯,這是不明智的。自以為是的實際是糊塗。所以過分關注自我的人是愚蠢的。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讓自己的注意力離開別人的自我。這實際上就是處下。《道德經》寫道:“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就是符合“道”的要求,在社會競爭中要想贏得方方面面的人的支持,關鍵就在於要時時關注他人的敏感點。以成就他們的抱負而成就自己的事業,你的事業往往會做得更大、更成功。

  6、謙卑處下,時懷感恩

  “萬物恃之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意思是,為萬物生長而不辭辛勞,成功了而名不歸己有,依靠它滋養萬物而自己卻不為主。所以“道”的偉大還在於,本來是“道”哺育了萬物生長,而它自己卻不爭功名;明明是“道”滋養了萬物成長,而它自己卻不充當主人,這是多麼崇高的情懷!這就是“處下”(和不爭)——雖然成功,做出過豐功偉績,但自己還是把自己視作很平凡,不突出自己。“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成功了而不自居,所以就不會失去。我們都知道,世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很謙卑的,這就是處下的品質,因為這是符合“道”的,所以這種品質就能將成功長久地保持下去。相反,居功驕傲是不符合“道”的,那樣成功就只會是曇花一現,不能長久,而這實際上還算不上真正的成功。所以我們不僅要成功,而且還要能把成功長久地保持下去。www.taoismcn.com

  另外,處下的品質還包括感恩,因為在每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都有很多人在付出,所以要從內心感謝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不僅包括那些給你支持和鼓勵的人,還包括那些曾經傷害、拒絕過你的人,因為正是他們才使你堅強起來,正是他們才鍛煉了你的“道性”,使“道”的品質能深深地紮根你的內心深處。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信之,信德。”

所以要成功還在於要擁有“善德”和“信德”,要時時心懷感恩,時時牢記是別人在幫助你成功,這樣你就會很快樂,每時每刻都感受到世間的溫暖。

  7、面對競爭——不爭而善勝

  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還是商戰,還是體育競技,到處都充滿各種對手,存在激烈競爭,這是自然的,無可非議,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面對?

實際上,在面對競爭對手時,人應該明確真正的對手是誰?應與之競爭的是誰?要戰勝的是誰?明確這一點是最後勝利的法寶,此曰“不爭而善勝。”

  我們都知道,勝利的獲得是需要一種振奮精神的,而促成持續進步的振奮是來自於人對自己的有效控制,即“自勝者強”。所以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要競爭的物件就是阻撓自己成功的內心干擾,要戰勝的就是自己的弱點。一門心思地想戰勝對方,這就是“有為”,這決不是明智之舉,風雲突變就會使人的精神處於緊張之中,而導致心身內耗,患得患失,這反而不利於客觀地看問題和能力的正常發揮。不想去戰勝對方,而是視自己為對手,不斷地讓自己內心保持清靜的狀態,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點,能冷靜地與客觀變化相適應,從而“無為而無不為”。所以在競爭當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成功和戰勝對方上面,而是時刻注意保持自己內心的清靜無為,對成功與勝利無所謂,以“無為”的心態去面對,這樣你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因而能“無不為”。

  在《道德經》裏有句話:“戰勝,以喪禮處之。”這裏指的是在戰場上,意思是,打了勝仗,就用喪禮來處理。為什麼?因為你勝了,就意味著對方的不幸,故應用喪禮對待之。所以,以“道”的原則處事是非常具有人文關懷的,並不是不要勝利,而是並不把勝利看成至高無上的。那麼引伸到日常現實中,我們就不要總把勝利看得那麼重,要給對手同樣以必要的關懷,而給對手以必要的關懷才是真正成功者的風範。“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成功者的風範並不是以勝利為唯一標誌,就是處於下風、或失敗了,仍然有著出自內心的坦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實這樣的心態是更容易成功的心態。

很顯然地,這樣的心態是建立在慈善和愛的基礎上的,所以“不爭而善勝”的本質還是人內心的慈善使然。

  8、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道德經》是提倡學習的。“為學者日益”就是學習各種科學、業務知識要越多越好,因為這些知識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條件,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終生不殆。但是,人生的成功,知識其實只占較少的份量,而其他大部分因素取決於人內心的心理素質,即道性的豐富程度,因此人還必須要不斷損掉人性中那些不符合自然的想法與私欲,而這不是學習知識能辦得到的,這要靠修道才能辦到,這就是“為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那些不自然的、不合理的主觀成分都去掉了,人就無為了,即人的想法和心理活動都順應自然了,那麼處事為人就都會因符合客觀而感到順心自在,萬事如意,人的潛能也因此會得到充分開發。所以人生要成功,“為學”與“為道”必須並重——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通過修道來修正本性,用道性換掉人性。這個過程同樣非常重要。

  9、成功的定義

  成功是不是意味著掙更多的錢,身居高位和手握大權呢?

在《道德經》看來,這只是“勝人者有力”,並不一定代表成功,它可能還代表著為貪婪和冷漠所支配而帶來的擁有,它可能是欲望的奴隸,因此不是“道”的意義上的成功。《道德經》裏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是“自勝都強”、“道法自然”。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住在別人不去的地方(意即不出風頭、不突出自己),心情舒暢深遠,經常給別人以仁愛,他的話是值得信任的,為人正直和藹可親,處事的能力很強,出動又善於選擇時機。他唯一的不與人爭鬥,所以無憂無慮。

一個達到這樣境界的人難道不算成功嗎?這是金錢、地位和權力所能夠換得來的嗎?

  當一個人能夠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正確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和時間時,這就是成功。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思想就意味著“方而不割”(大腦思維方寸不亂)和“自勝者強”;而正確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就意味著節儉、仁愛和富有遠見;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意味著智慧、實幹和值得信任。按照現代的標準,這就是道德水準、情商、智商和能力都非常高的人,這就是“道”的意義上的成功!因此成功最重要的標準在於擁有一個不隨環境、金錢、權力、地位的變化,只屬於心靈素質裏的某種堅韌的東西。

四、實現人生完美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不學習(害人的)知識,唯一的是與“道”相伴,兩者差幾多呢?

  意思是,在這個有著各種利益衝突的人世間上要生存得好,若不去學那些圓滑世故、爭鬥不休的伎倆,那就只有修道,依道行事。那麼這兩者(一個學圓滑世故、爭鬥不休;一個修道、依道行事)相差幾多呢?言下之意是相差得很多。這也就是說,人生與“道”相伴,經常地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那麼,不去學虛偽狡詐,老實本分也照樣能夠生存、能夠成功,而且能活得更自由、更快樂。因此,真正成功的人生其實就是健全心靈、用道性換掉人性的過程,這就要求人要學《道德經》,把握好“道”的成功法則和成功的定義,將“道”的品質刻畫到內心世界裏,從而使心意與行動合二為一。這個過程光靠學習知識是辦不到的,只有修道才行,即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才能實現。

  所以《道德經》教我們修道,就是旨在使每一個人能盡其天性實現人生的最大完美。

注釋:

本文引號內的語句及其解釋均來自以下三個版本:

·《李聃道德經更正》孫享林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10月第一版

·《李聃道德經意解·曲譜》孫享林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1月第一版

·《老子道德經新譯》孫享林著,湖北省人民出版社20037月第一版

 
站長推薦  
女人到了三十是否還美麗...
男孩最好別用薰衣草沐浴
十種常見食物令你更健康
乾隆皇帝的長壽秘訣
湖北百歲老人吃什麼
番茄能夠幫助男人增加精...
蘋果保護前列腺
按摩腳心能祛除百病
氣血充盈 .才能做美女
熬夜女人護膚專業Tips
美國研究:彩色唇膏可致...
百病生於氣的論點
神仙服食天門冬養生法
發現綠茶的功效
養顏抗衰老---黃耳舞茸菇...
產後調養——生化湯
神仙保健粥
神仙延壽酒
九大堅果營養禁忌錄
房室養生-房中節度



Copyright (C) 2008 四時養生保健網
為獲得最佳效果,請採用 Internet Explorer 5.0 及 Netscape Navigator 4.7 或以上瀏覽器,並以1024x768之解析度瀏覽。

聯絡站長|關于本站|網站地圖|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