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味甘而略帶苦,特別是頭部,苦味較重,烹飪時先切開頭部一小塊,磨擦瓜身切口,則可減少黃瓜的苦味。黃瓜的苦味是因為它所含有的葫蘆素而引致。低量的葫蘆素對人身無礙,據文獻所述,葫蘆素在動物實驗中且有抗腫瘤作用,所以黃瓜亦不排除有抗癌作用的可能。
在食療方面,黃瓜性涼而具清熱解毒,止渴除煩等作用,對咽喉腫痛更具療效,可以生食、榨汁或煎湯,而生食效力更強,不過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或多食。
黃瓜長老之後,變成金色,皮也變硬,瓜核變老,不適宜炒吃,但瓜味卸更加甜,而且清熱效用更好,特別適宜堡湯用,對咽喉腫痛、小便短赤、澀痛有非常好的效用:
老黃瓜斤半、蜜棗三、四個、扁豆一兩、夾實一兩、乾鴨腎數個、果皮一小塊堡二、三個鐘頭飲用。用老黃瓜切碎於瓦醒內,加滾水密封,任由其發酵,經數年後備用。能治時行瘟疫、喉症等。
傳說以前廣州有一老和尚,備有老黃瓜水數十 酲,在一次瘟疫流行中救活人數以百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