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餅】
材料:白朮30克,幹薑6克,紅棗250克,雞內金15克,麵粉500克,菜油、鹽適量。
功效:健胃益氣。消食開胃,適用於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熬取白朮、幹薑汁200毫升,再入紅棗煮熟去棗核後壓泥。將雞內金磨成細粉與麵粉、鹽和勻,加入棗泥和藥汁揉成麵團,在鍋內烙成餅即可食用。
【山藥湯丸】
材料:山藥50克,白糖90克,糯米500克,胡椒粉適量。
功效:益脾胃、助消化。
用法:將山藥打細粉,加白糖、胡椒麵製成餡,糯米磨成湯丸粉包餡煮熟食之。
【大棗粥】
材料:大棗10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功效:健脾益氣。用於食少納呆等脾胃虛弱症。
用法:熬棗米成爛,加入冰糖攪熬成濃粥,溫服。
【蘿蔔餅】
材料:白蘿蔔250克,麵粉25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蔥、食鹽、菜油適量。
功效:健胃消食。用於消化不良症。
用法:以蘿蔔、肉、佐料作餡與麵粉作餅,烙熟食之。
【羊肉蘿蔔】
材料:草果5克,羊肉500克,豌豆100克,蘿蔔300克,鹽、薑、胡椒、醋、香菜適量。
功效:健胃消食。用於消化不良。
用法:將羊肉切成小塊,蘿蔔切成方,將全部物品放入鍋內,武火燉至羊肉爛,去草果,加香菜、鹽、薑、醋等調料即可食用。
【消食茶膏糖】
材料:茶葉50克,白糖500克。
功效:開胃消食,化油膩。用於小兒不思肉食,或食肉則腹瀉等消化不良症。
用法:熬取葉茶汁1000毫升,加入白糖繼續熬至起絲狀離火,倒入塗有熟菜油的盤內攤平,待涼切成塊隨時可服。
【雞胗粉粥】
材料:雞內金6克,幹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功效:消食健脾。用於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將雞內金、橘皮、砂仁打成細粉,調入粳米所熬成的粥內,加適量白糖即成。
【內金鱔魚】
材料:黃鱔1條,雞內金6克,佐料適量。
功效:消痞化積,健脾開胃。適用於小兒因飲食不節,食物久積而引起的疳積等症。
用法:將黃鱔去內臟洗淨切成段,加佐料與雞內金同蒸至熟,加入醬油調味。
【山楂麥芽飲】
材料:山楂10克,炒麥芽10克,紅糖適量。
功效:和胃消食導滯。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症。
用法:將山楂、麥芽熬汁100毫升,加入紅糖可作為飲料讓病兒頻飲之。
【內金魚】
材料:雞內金10克,魚(鯉魚或鯽魚)1尾,鹽或糖適量。
功效:健脾消食。用於消化不良。
用法:將雞內金打成細末,魚刮腹去內臟,將雞內金粉放入魚腹蒸熟即可食魚肉。
【蛋黃油】
材料:雞蛋黃5個。
功效: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將蛋黃置鍋內熬取油。每日2次,每次服5毫升,連服4-5天為宜。
【蘿蔔蔥白汁】
材料:白蘿蔔1個,蔥白10根。
功效:主治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停滯。
用法:將白蘿蔔、蔥白共搗爛取汁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