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白麵粉1500克,山藥粉750克,雞蛋10個,生薑5克,豆粉100克,食鹽、胡椒粉、豬油、蔥等適量。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適用於幼兒斷乳後不思飲食,食少、消瘦等。
用法:將白麵粉、山藥粉、豆粉等加入雞蛋、清水、鹽等和成麵團,壓成麵條。在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豬油、蔥、生薑,燒開後放入麵條煮熟,當飯吃飽。
材料: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功效:滋養胃腸。用於幼兒食慾不振。
用法:煮粳米為粥,加白糖調味。常服。
材料:薏苡仁50克,白糖適量。
功效:健脾除濕。適用於幼兒不思飲食。
用法:武火將薏米煮沸,再用文火熬熟爛,加入白糖,溫服。 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滲濕,除痺,清肺排膿,健脾止瀉。
材料:玉米粉30克,糖或鹽少許。
功效:健胃寬腸。
用法:將水燒開,徐徐加入玉米粉並攪成糊狀,待熟後加入糖或鹽溫服。
材料:雞蛋殼若干。
功效:適用於斷乳幼兒營養不良、手足抽搐,預防佝僂病。
用法:雞蛋殼洗淨焙乾研成末,1歲以下每次服0.5克,1-2歲每次服1克,每日2次,水沖服。
材料:雞內金90克,麵粉250克,白糖適量。
功效:適用於小兒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食少及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取雞內金研極細末,摻入麵粉內加水、白糖和麵團烙餅(黃酥為度),讓幼兒做點心服用。
材料:雞蛋1-2個,粳米50克。
功效:補益肝脾。
用法:將雞蛋煮熟去殼及蛋白,將蛋黃取出壓成粉,放入煮熟的稀飯中,放入白糖即成。
材料:豬腿骨一根,米50克,白朮10克。
功效:健脾胃。
用法:將上物同煮粥,加糖服。
|